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首页>技术交流

公共建筑:须先行做好节能“大文章”

2012年09月07日 15:58来源: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2184

  从政策上看,国家对于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进行节能服务的态度很明确,政策支持力度超出市场预期,而且税收补贴范围加大,补贴条件更加细化。完善用户、节能服务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融资纽带将成为节能服务产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去年*发文力推合同能源管理(EMC)之后,政策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进入到了细化阶段。*和*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并将通过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等方式全面推进。有关专家表示,这彰显了中国进一步强化公共建筑能耗控制的决心。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事实上,建筑一直是能耗大户,是节能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2000年以前,我国建成的建筑大多为非节能建筑。业内专家透露,目前,北方采暖地区部分新建建筑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同时,施工阶段,有部分企业没有安装供热计量装置或安装质量低劣,有些不符合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部分节能建筑材料质量不高,有些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国建筑节能形势较为严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力求在节能建筑领域做到三个转变--从推广建筑节能,向推广绿色建筑转变;从单纯节能,向节水、节材、节地等综合节约方式转变;从设计、施工环节节能,向设计、施工、运行、监测、报废、综合利用的科学管理系统转变。而正是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客观背景下,推进节能建筑工作急需突破口。
  *科学技术司巡视员武涌近日表示,国家将用“强制+自愿”的方式推动绿色建筑,强制的突破口就是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
  其实这一思路在本次发布的《通知》已初见端倪。《通知》表示,*将确定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基线,识别重点用能建筑和高能耗建筑,并逐步推进高能耗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海燕表示,只要减少公共建筑能耗,再加上一系列新举措和财政补贴政策,这个公共建筑节能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林海燕说:“大家都很清楚,在公共建筑里面需要非常好的照明,全年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要耗费很多能源。如果能够把在公共建筑上的用能节约下来,它的节能潜力还是很大的,节能量会很可观,这对于我国的建筑节能以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意义很大。”
  林海燕表示,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实行建筑能耗指标控制,根据建筑形式、规模和使用功能,在规划、设计阶段引入分项能耗指标,这样可以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用能系统设计指标过大造成浪费的现象。
  对改造重点城市,*财政将给予财政资金补助,补助标准原则上为每平方米20元。*等部门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还会得到相应的资金补助。此次国家提出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给予财政补贴,是一项新举措,节能补贴对企业投身公共建筑节能事业将起到促进作用。
  “这次*和*颁布的文件,实际上在政策层面上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文件中有一些补助的手段去鼓励大家节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没有按照国家的政策去做,国家就很可能要利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给你一定的惩罚和压力。”林海燕说。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编辑精选

更多


宣传样本推荐图书

旗下子站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 兴旺通| 产品分类浏览|产品sitemap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加盟热线:0571-87759904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