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首页>产品规程

智能电表标准制定再起波澜 SoC方案日趋成熟

2013年06月20日 17:26来源: 人气:721

  工控摘要:以前由于国网规范的限制,或许是出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量,智能电表SoC方案在国内受到一定限制,但的规范在这方面未作限制。
  
  部分芯片厂商已经推出集成计量、主控及周边的SoC方案,而且在国外这种方案已经盛行,在国内是否也会开始出现这种需求?
  
  芯片内部集成元件越多,尽管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方式,但对可靠性和设计灵活性会有影响。瑞萨现在的重点是在保证可靠性的条件下,将RTC、LCD驱动及外围先加入SoC方案,降低设计成本,至于集成计量芯片,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未看到需求。”邱荣丰解释道。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目前国内电表收费主要采用插卡式,设计中未作安全隔离,采用集成计量IC的方案可能会影响人身安全。
  
  目前在电表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单相市场,中国厂商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计量IC厂商如上海贝岭、锐能微和钜泉光电,主控厂商如复旦微电子,已经有明显的优势。而在三相市场,在计量方面,国外公司如TDK、ADI、TI、CirrusLogic等公司表现仍然不错,主控也是由瑞萨、TI、飞思卡尔、富士通等厂商所分割。但随着成本压力的驱动以及新规范的发布,SoC方案将会是下一波需求重点,这一块仍是国外厂商的高地,一旦SoC方案盛行,市场格局势必会再次发生变动,中国厂商会如何应对?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编辑精选

更多


宣传样本推荐图书

旗下子站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 兴旺通| 产品分类浏览|产品sitemap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加盟热线:0571-87759904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