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摘要:以前由于国网规范的限制,或许是出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量,智能电表SoC方案在国内受到一定限制,但的规范在这方面未作限制。
部分芯片厂商已经推出集成计量、主控及周边的SoC方案,而且在国外这种方案已经盛行,在国内是否也会开始出现这种需求?
芯片内部集成元件越多,尽管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方式,但对可靠性和设计灵活性会有影响。瑞萨现在的重点是在保证可靠性的条件下,将RTC、LCD驱动及外围先加入SoC方案,降低设计成本,至于集成计量芯片,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未看到需求。”邱荣丰解释道。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目前国内电表收费主要采用插卡式,设计中未作安全隔离,采用集成计量IC的方案可能会影响人身安全。
目前在电表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单相市场,中国厂商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计量IC厂商如上海贝岭、锐能微和钜泉光电,主控厂商如复旦微电子,已经有明显的优势。而在三相市场,在计量方面,国外公司如TDK、ADI、TI、CirrusLogic等公司表现仍然不错,主控也是由瑞萨、TI、飞思卡尔、富士通等厂商所分割。但随着成本压力的驱动以及新规范的发布,SoC方案将会是下一波需求重点,这一块仍是国外厂商的高地,一旦SoC方案盛行,市场格局势必会再次发生变动,中国厂商会如何应对?
部分芯片厂商已经推出集成计量、主控及周边的SoC方案,而且在国外这种方案已经盛行,在国内是否也会开始出现这种需求?
芯片内部集成元件越多,尽管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方式,但对可靠性和设计灵活性会有影响。瑞萨现在的重点是在保证可靠性的条件下,将RTC、LCD驱动及外围先加入SoC方案,降低设计成本,至于集成计量芯片,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未看到需求。”邱荣丰解释道。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目前国内电表收费主要采用插卡式,设计中未作安全隔离,采用集成计量IC的方案可能会影响人身安全。
目前在电表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单相市场,中国厂商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计量IC厂商如上海贝岭、锐能微和钜泉光电,主控厂商如复旦微电子,已经有明显的优势。而在三相市场,在计量方面,国外公司如TDK、ADI、TI、CirrusLogic等公司表现仍然不错,主控也是由瑞萨、TI、飞思卡尔、富士通等厂商所分割。但随着成本压力的驱动以及新规范的发布,SoC方案将会是下一波需求重点,这一块仍是国外厂商的高地,一旦SoC方案盛行,市场格局势必会再次发生变动,中国厂商会如何应对?
上一篇:智能变电站中高压电器应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