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北京地铁14号线大型和利时PLC应用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北京地铁14号线大型和利时PLC应用

2013年07月01日 18:04:55人气:2256来源:

  工控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地铁14号线BAS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结构、网络层次、功能实现,结合控制要求,分析了和利时LK系列PLC在地铁BAS系统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
  
  关键词地铁;BAS;LKPLC;冗余;模式
  
  1、引言
  
  北京地铁14号线全长47.7公里,起于丰台区永定河以西的张郭庄站,向东经过丰台北路、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至西大望路一线向北,迄于朝阳区来广营以北的善各庄站,呈L状。全线经过丰台、东城、朝阳3区,共设车站37座,除张郭庄站及园博园站是高架站外,其余均为地下车站。
  
  为了配合第九届中国(北京)园林博览会的举办,项目于2013年05月05日开通张郭庄站至西局站段(全长12.4千米,共有7座车站),有利地保障了园博会在北京的顺利举办。
  
  2、项目概况
  
  北京地铁十四号线的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以下简称BAS系统)对全线所有地下车站、高架车站、车辆段、区间隧道内设置的各种正常运营保障设施(包括通风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动力照明设备、自动电/扶梯、电保温设备、EPS等)和事故紧急防救灾设施(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进行全面、有效地自动化监控及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可靠、、节能的*运行状态,从而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特别是在地下车站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下,使有关救灾设施按照设计工况及时有效地运行,充分发挥各种设备应有的作用,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37座车站的BAS均采用的是和利时LK系列的大型PLC产品。通过冗余以太网通信接口与综合监控系统连接,将信息集中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实现BAS在综合监控系统中的深度集成。
  
  3、系统结构
  
  BAS系统是基于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
  
  *级:BAS的*级主要是OCC的调度工作站,由综合监控系统实现;
  
  车站级:包括车站级综合监控功能和车站BAS监控功能,正常情况下,车站级监控功能由综合监控
  
  系统完成。车站BAS监控功能以车站BAS应急操作终端、BAS维护工作站、32位LKPLC
  
  控制器为平台实现;
  
  现场级:通过LK系列远程I/O模块实现车站各就地信号的采集与控制,具体包括各类传感器、执行
  
  器、或装置等。
  
  3.1*级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由和利时开发,通过冗余光纤环网与各个车站BAS系统通讯,进行数据采集与控制,整个监控点数大约在150000点左右。
  
  3.2车站级BAS系统
  
  车站级包括地下车站和高架站两类,每个车站监控点数大约在4000点左右,由PLC控制器、现场传感器、维护终端等组成。
  
  3.2.1地下车站BAS系统
  
  由车站维护工作站、应急操作终端、PLC、RI/O、现场总线、IBP(综合后备盘)PLC等组成。
  
  车站控制室设IBP,IBP处设置PLC和应急操作终端,IBP盘处PLC选用和利时的LK210冗余CPU,应急操作终端选用工业级产品触摸屏式一体化工控机,实现IBP盘面监视和控制。
  
  车站两端各设置一套冗余控制器PLC_A和PLC_B,选用和利时LK210CPU,LK210CPU数字量可扩展57344点,模拟量3584点,集成了4路冗余以太网接口,支持CPU之间数据共享,通过冗余光纤环网(TCP/IP协议)进行连接实现大数据信息上传和PLC_A与PLC_B之间关键数据交互,对本车站所辖区间隧道及车站的通风空调大系统、小系统及其水系统、照明系统、自动扶梯、电梯、给排水系统相关设备进行监控及管理,同时对相关设备用房和公共区的环境温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
  
  FAS接口通信是自定义的特殊协议,采用LK239串口通讯模块接收FAS主机传送的火灾报警模式号,实现车站BAS在火灾工况下对设备的联动控制。
  
  区间设备房设备距离控制室非常远,通过LK233光纤通信模块进行远程I/O扩展,zui远可以扩展20KM。
  
  4、网络层次
  
  BAS系统在车站内的网络可分为三级,分别为:车站级、子系统级(即BAS级)、现场级。
  
  车站级:车站A、B端的冗余LKPLC集成冗余以太网接口接入车站级环网,无须额外配以太网通信模块。为保证系统安全,不同专业数据有效传输,PLC网络均分配特定的IP段,在进入综合监控系统时需要做地址映射,LKPLC自身集成的以太网接口支持跨VLAN功能,可灵活应用于复杂网络配置中,通过三层交换机与综合监控通信;
  
  子系统:A端与B端通过冗余光纤环网通信,同时LKPLC支持多机互联,方便实现A、B端数据共享,进行有效的联锁控制;
  
  现场级:由BAS系统负责配置。距离小于1000m采用LK232PRIFIBUS-DP总线扩展模块扩展远程I/O;距离超过1km,使用LK233光纤通信模块,zui远可以扩展4级,每级5km,总计20km。
  
  5、BAS系统实现的功能
  
  1.工艺参数及画面显示
  
  BAS系统对现场各类传感器数据以及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息等进行实时采集、处理,以便及时准确的处理各类突发事故,信息采集量单个车站可达数千点。
  
  2.冗余功能
  
  LK冗余系统可实现CPU冗余、以太网冗余、总线冗余、电源冗余。每个CPU带有冗余以太网口,冗余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车站综合监控进行连接,实现综合监控系统对车站机电设备的监视与控制。
  
  3.模式控制
  
  即设备组控制,是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而形成,其触发有人工触发(HMI,IBP)和自动触发(FAS系统、时间表)两种。BAS系统可以实现对本站所有模式及相关设备的监控与操作功能。正常模式的状态分为:未启动、执行中、执行成功和执行失败。模式执行时间结束后,根据该模式中设备状态是否符合模式要求,判断模式的执行结果为成功或失败。所监视的模式分为早晚换气模式控制、异常模式控制、火灾模式控制、阻塞模式控制等。
  
  4.调节功能
  
  车站LKPLC能够根据所检测的车站环境参数自动判断车站所处空调季工况,根据检测参数采用科学的算法和实用的控制策略,对空调冷水系统的二通调节阀、公共区风机转速根据时间的信息进行调节。对车站大系统空调设备根据热焓计算,进行运行模式的*化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5.参数存储
  
  所有系统设置参数、所有模式控制、预制时间表控制等相关参数由操作站进行设置,经确认后下载到LKPLC中,因此车站PLC能够脱离综合监控系统独立运行。
  
  6.与FAS的联动控制
  
  BAS系统与FAS系统的联动在所有的控制权限里优先级别是zui高的。BAS系统同FAS系统的通信是通过LK239串口通信模块进行的,当收到FAS报警数据后,根据收到的数据(二者事先定义对应的模式),BAS系统开始执行相应的火灾模式。此后,BAS系统不再接收任何操作指令,直到FAS报警信号复位。
  
  7.多控制点功能
  
  BAS系统控制权分为五级控制,就地控制箱、IBP、ISCS、BAS维护工作站、现场触摸屏。每个控制点的控制级别由高到低排列,每个可控制设备都有这五个控制级。
  
  6、系统特点
  
  基于LK系列PLC应用于BAS系统具有的特点:
  
  1.高性能
  
  LKCPU配置工业级(533MHz)处理器,拥有纳秒级(13ns)的处理速度;
  
  数字量I/O可达57344点,模拟量I/O可达3584点;
  
  远程I/Ozui远可扩展20KM;
  
  程序容量可达16MB,数据容量可达64MB,掉电保持区可达1MB。
  
  2.高可靠性
  
  LKPLC是经济型单机架硬件冗余设计,支持电源冗余、CPU冗余、以太网冗余、PROFIBUS-DP总线冗余。两个CPU之间通过高速背板总线进行数据同步,无需专门的同步模块。每个运算周期,主机检测自己发生变化都要向从机进行数据同步,保障主从数据一致。冗余切换过程是无扰切换,切换时间<50ms,切换过程无报警或中断的丢失;
  
  LKPLC具有通信故障时输出预置功能,当输出模块与CPU通信出故障时,输出模块会按上一个预算周期的有效值或者预先设置的安全值输出,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提供三防(防潮、防盐雾、防霉)模块,适用于地铁恶劣的环境。
  
  3.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
  
  LKPLC本体集成冗余以太网接口,具有可配置不同IP段地址、网关、子网掩码、静态路由功能;
  
  支持跨VLAN功能,LKPLC同网段支持IP地址数量为89个,如果PLC使用数量超过这个数量时,系统可以通过划分不同VLAN,把不同IP地址映射到同一IP段,有效解决IP节点的限制,系统容量无限扩展。
  
  4.多机互联,实现数据共享
  
  通过自身集成的以太网接口,实现zui多32个站数据共享;
  
  可配置共享数据大小,每次zui多可共享700个字;
  
  适合分布式控制系统间联锁控制。
  
  5.易用、易维护性
  
  模块小型化、智能化设计,具有超限报警、超量程报警、断线检测、掉电检测等自诊断功能;
  
  支持带电插拔,可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更换故障模块;
  
  背板上设计有防混销,避免插错模块。
  
  7、结束语
  
  目前北京地铁14号线西局至园博园站已顺利开通,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地保障了北京园博会的交通。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