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首页>专利技术

设计为建筑瘦身成为必然

2013年12月16日 15:15来源: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1413

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博物馆,大鲸鱼,五条

这是天津滨海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外形像什么?跃出水面的鱼群?停泊岸边的船坞?张开的手掌?海里成群结对游来的鲸鱼?模样大不同于我们心中的建筑样子。但就是它,在刚落幕的世界建筑节上,获得了未来项目建筑奖(总年度大奖)、未来项目文化建筑奖和*竞赛设计奖三项大奖,也是中国的建筑项目在本届建筑节上*获得奖项的作品。设计师说“设计采用了隐喻手法”。

中国海洋博物馆获奖是个隐喻,建筑已不是我们心中既有的样子了——灰砖水泥方方正正的屋。如今,城市建筑争着比高、比大、比新奇,各种形态奇异、材料奇特、设计创新的建筑大量出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天津,无论是大中小城市,饱含时代特点的建筑都是市民们津津乐道的茶余饭后。比如,“zui近网友搞了好多‘秋裤’的绘本,可有创意了”,我们就知道,哦,那是苏州之门了;“走在上海东南西北中,哪里都能看到上海中心”之类。

建筑欣赏的门道花样可多了。看见目前世界排名还处*的金茂大厦,你可能会说,像一座宝塔的样子,对,它的外形是宝塔意象。可是,除了外形以外,它的空间如何组织,墙体、地面、窗有何门道,它的设计、比例、尺度有何秘密?为何这栋楼耐看,其中大有奥妙。

“建筑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它是有生命的,需要被欣赏、被理解、被感受、被体验……建筑需要设计的不单是它的形态空间,更重要的是人与它的互动关系。”业内专家如是说;我要说:“你想知道历*伟大的建筑或*的建筑,你想知道建筑师的哲学思想,我可能说不透彻……如果你想获得建筑体验和知识,那我告诉你。”

大家都有直观感受,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也呈爆炸式发展。据不*统计,仅1985年至2001年间,上海就建造了4.68亿平方米的各类建筑,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和峡谷来形容我们的城市一点也不夸张。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各式建筑,它是我们回避不了的现实环境,人们看到眼前的各种高楼大厦,会产生喜欢、厌恶等等情绪体验。为什么有的建筑看上去很舒服,有的则给人强烈的压迫感、疏离感?

建筑欣赏,首先要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的外壳、风格、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经济原则、时间品质等知识,但是一般人哪里去找?美国业界也认为,面对眼前的建筑,享受它是需要训练的,就如两个男人去听音乐会,一个经过训练的人“开发出了对音乐高度鉴赏力的听觉,这次音乐会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享受;而另一个只好艰难地等待着,直到音乐会结束。”但是,休息时间里,两人漫步在音乐厅的室内外,“音乐爱好者感到厌烦了;另一个则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培养对建筑的欣赏能力,他从大厅的空间上、形态上、质量上得到了乐趣,对他来说建筑就是视觉的音乐。”

欣赏大有门道,建筑的空间、形状等,要用你的眼睛看,用你的心智去解读、感受。“你看到一块砖,就知道它是固体的;看到一栋房子,就知道它的内部是空的”,继而,看见一个盒子状的立方体,这是你就会将其理解为“哦,一个墩子”、“一块裁得方方正正的石头”;如果这个墩子大得像一幢房子,你就会问“这里面有什么”?于是你就会去探寻,去发问,去欣赏了,“你在里面,你和空间都被容纳在内。空间由形态决定,而你被形态制约。”因此,我们欣赏建筑之美,常常也是从好奇、从问题开始的。

建筑为何美?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由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德国馆是一个典型的线形墙组合,经常被称作“平面的建筑”。遗憾的是这座曾鼓舞*建筑师的建筑已被拆除……这栋建筑里,屋顶就像一张薄薄的纸片盖在墙上,墙与屋顶不像我们通常看到的那样转成90°角,他们各自是独立的,设计师创造了一个清晰、垂直的片形建筑,展现出优雅、简洁的外观形式,建筑成为极简主义美学的里程碑式作品,给我们的感官享受,且其造成的环境负担被减到zui少。

欣赏建筑其实就是你与建筑之间的化学反应,比如“红墙看起来向前推进,蓝墙则后退”。不仅如此,“当业主从小的色彩样本上选择颜色并大面积用到墙面上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感到受了欺骗。一名妇女为她的起居室挑选颜色,但当她把台灯罩上的红线团拉开来看的时候,她感到非常惊讶,色彩*变了。”为何?因为同一种色彩的彩度和亮度在室内与室外会截然不同,蜷缩着和伸直了也不相同;同一种色彩在直射光和斜线光下颜色不同,清晨与正午也是不同的;面积大小不同看上去颜色也会不同。

不仅如此,每栋建筑都有时间品质,建筑的美还体现在时间里。朗香教堂就是*的例子,由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当它*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大家都被它惊呆和弄糊涂了,“这是教堂吗?”“为什么它抛弃了逻辑呢?”一位建筑师甚至说:“它留给我的是冷酷。”但5年后,人们逐渐接受了它的形态和空间,小教堂的曲线塑形,具有精巧的平面效果。由于分离开的屋顶和墙体,建筑集中体现了昼光的魅力;建筑的形态像张开的耳朵,聆听来自天国的声音:这栋建筑有了以前从未感受到的精神气息。

但有些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美了。如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高层玻璃建筑,在今天看上去就不那么漂亮,因为它们过度消耗了能源,今天的人们都有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会影响审美活动的。在建筑设计的英雄主义盛行年代,高大、雄伟、势不可当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全玻璃窗建筑到处可见,它忽略了日照与通风,不考虑朝向,无视隔热保温,违反了建筑物夏天避暑、冬天温暖的开闭窗原则,这一时期建成的建筑格外耗能。以美国为例,建筑大约消耗能源总量的1/3,如果设计得当大约一半能耗可以节省。认识到这样一些理性的知识,我们自然对玻璃幕墙产生“审美疏离感”。

所以,设计为建筑瘦身成为一种必然。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编辑精选

更多


宣传样本推荐图书

旗下子站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 兴旺通| 产品分类浏览|产品sitemap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加盟热线:0571-87759904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