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如何保证电力调度正常运行,一直是电力行业重点关注对像。
华为智能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分为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两部分。骨干网络由国调/网调骨干网、省调骨干网、地调骨干网组成,采用双平面结构,双平面之间互为备份,有效提升整网可靠性,同时省级以上骨干节点间传输链路为155M,可满足未来新业务部署需求。接入网络由各级调度直调厂站组成,并将县调(区调)也纳入地调接入网范畴,接入网络覆盖到35KV电站。同时,厂站部署双路由器,与相邻两个等级的接入网络相连,实现接入网交叉互备,提升业务可靠性。
背景/挑战
电力调度数据网承载生产调度业务,分为实时控制区(I区)和非实时控制生产区(II区),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网络之一。负责*、大区网局、省电网、地市电网、县市电网(集控站)的调度和管理。伴随智能电网战略,华东、华中、华北电网的形成,以及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调度数据网面临三重挑战:
新业务发展受制约
新业务骤增,带宽不足:远方图形终端和IP-KVM的维护带宽(不切换画面)需求约在200K,其冲击带宽可达数十兆,而现有骨干网带宽仅N*2M。设备性能和接口不足:各级直调厂站、110KV/35KV变电站不断增加,网络向下延伸,设备性能和接口数量不堪重负。网络覆盖不足:省网覆盖有限,部分地调空白,直接制约智能电网建设和调度应用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更高的业务可靠性要求
一个网络平台多个业务,如何保证可靠性?业务突发或链路故障时,关键业务的质量保证措施不足。部分厂站屏体资源/资源不足,无法双机备份,使网络延伸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网络运维复杂度几何倍数增长
海量设备,管控困难:一处故障多层告警,故障识别困难。人员经验要求高:IP技术复杂,依靠个人经验进行排障。站点分散,部署量大:智能电网与配网建设,站点数量猛增,部署工作量巨大。
现有的调度数据网已不适应特高压大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更不满足智能电网战略的规划实施。
解决方案
华为智能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分为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两部分。
骨干网络由国调/网调骨干网、省调骨干网、地调骨干网组成,采用骨干路由器和光传输设备组网,为了保证骨干电力传输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双平面方式;同时省级以上骨干节点间带宽大,并可充分扩展,可满足未来新业务部署需求。
接入网络由各级调度直调电厂或电站组成,县调(区调)也纳入到地调接入网范畴,并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新建的110KV和35KV变电站,保障业务覆盖。接入网络采用NE路由器或S系列交换机组网,全网采用MPLSVPN进行隔离,并考虑充分的冗余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在厂站节点的边界路由器,与相邻等级的接入网络相连,实现接入网交叉互备,提升业务可靠性。
上一篇:步进电机位移现象浅析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