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尊敬的用户:
您好! 感谢您选购科电仪器的MCW-3000A(涡流)涂层测厚仪,为了正确使用本仪器,请您在使用之前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是有关“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部分。
如果您已经阅读完本说明书全文,建议您将此说明书进行妥善保管,与仪器一同放置或者放在您随时可以查阅的地方,以便在将来的使用过程中及时翻阅。
该产品使用说明书在需要时我们会作适当的修改,公司保留随时改进和革新仪器而不事先通知的权利。
本说明书的著作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未经我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目的、任何手段复印或传播书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目 录
*章 概论 4
1.1 仪器特点 4
1.2 工作原理 4
1.3 应用范围 4
第二章 仪器参数及功能 5
2.1 技术参数 5
2.2 主要功能 6
第三章 仪器操作 7
3.1 仪器准备 7
3.2 各部位名称及作用 8
3.2.1 仪器整机介绍 8
3.2.2 按键名称及作用 9
3.2.3 测量界面简介 10
3.3 使用方法 10
3.4 菜单操作 11
3.4.1 存储管理 12
3.4.2 校准方式 13
3.4.3 打印数据 15
3.4.4 PC通信 18
3.4.5 基本模式 19
3.4.6 监控模式 21
3.4.7 系统功能 23
3.4.8 仪器信息 24
3.4.9 退出菜单 25
3.5 菜单速查 25
第四章 影响测量的若干因素 27
4.1 基体的影响 27
4.2 试片的影响 27
4.3 电磁场 28
4.4 附着物质 28
4.5 探头的放置 28
4.6 读数次数 28
4.7 注意事项 28
第五章 保养与维护 29
5.1 保养 29
5.2 电源检查 29
5.3 维护 29
附一 仪器及附件 30
*章 概论
1.1 仪器特点
MCW-3000A(涡流)涂层测厚仪它采用科电技术,具有精度高、示值稳定、功耗低、分辨率高、操作界面人性化等特点。其新增加的功能包括:分批组管理数据、多种在线监控测量模式、多种校准方式等,使仪器更加适合工业现场的工作需求,给客户了提供更多的便利。其性能已达到当代同类仪器的*水平。
1.2 工作原理
MCW-3000A(涡流)涂层测厚仪的工作原理是,当测头与被测试样接触时,测头装置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使处于测头下的金属导体产生电涡流,其振幅和相位是导体与测头之间非导电覆层厚度的函数。即该涡流产生的交变电磁场会改变测头参数,而将测头参数这一电信号转换处理,即可得到被测涂层的厚度。
1.3 应用范围
本仪器采用涡流测厚法,可以方便无损地测量有色金属基体上的油漆、塑料、橡胶等涂层的厚度,或者是铝基体的阳极氧化膜的厚度等。该仪器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镀、喷塑、搪瓷、塑料等行业。
第二章 仪器参数及功能
2.1 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0~1200μm
2、示值精度:0~100μm 0.1μm
100~999μm 1μm
1mm~9mm 0.01mm
3、测量误差:±((1~3)%H+1μm)或H±2μm
H为被测覆层的厚度值
4、显示方式:3位液晶数字显示
5、存储容量:分为6组,每组存储99个测量点
6、电源: 两节五号(AA)电池
7、功耗: zui大功耗90mw
8、外形尺寸:146mm(L)*81mm(W)*30mm(H)
9、重量: 160g(含电池)
10、使用环境:温度:-10℃~+60℃
相对湿度:不大于75%
11、基体zui小厚度: 0.5mm
12、基体zui小平面的直径:9mm
13、zui小曲率半径: 凸:1.5mm
凹:6mm
*临界厚度:工件基体厚度大于1mm时,其涂层厚度的测量不受基体厚度影响。
2.2 主要功能
1、测量:单探头全量程测厚,仪器自动补偿偏差值。
2、数据管理:通过分组的方式来管理存储的数据。一共分6组,每组包含99个数据。 可以对任意一组数据进行查看、删除、打印以及通信操作。
3、测量模式:包括常规测量模式和监控测量模式两类测量模式。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现场下给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方式,以解决现场的需求。
a、常规测量
测量时仪器只显示测量数据的基本信息,能够满足用户zui基本的测量需要。
b、zui小值捕捉
测量数据时,仪器会自动捕捉到zui小的测量值。如果工厂验收以样品的zui小厚度值为检验标准的话,那么这种测量模式无疑是的选择。
c、统计测量
在这种模式下,仪器的功能栏里会同时显示数测量数据的zui大值、zui小值、平均值、测量次数。给用户提供更加直观和方便的数据分析,进而对现场工件的优劣情况进行实时的观测。
d、监控测量
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报警上限值和报警下限值来实时监控工件的厚度是否合格,测量数据一旦超出上下界限,仪器就会显示超限提示符号,并发出急促的报警声来提示用户。同时,用户还可以进行基数设置,来预定一个标准值,进而时刻监控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
4、校准方式:根据现场情况用户可选择零点校准、两点校准或者系统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度。
5、蜂鸣提示:操作过程中会有蜂鸣声提示用户。
6、关机:具有自动关机和手动关机两种方式。
7、背光:可以选择背光开、背光关、自动背光三种方式。
8、仪器信息:可以查看仪器的软件版本、探头信息以及厂商信息。
9、系统初始化:由于误操作或者其他外界原因造成仪器系统紊乱时,允许用户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
10、欠电指示:在仪器屏幕左上角的位置,显示""表示电池电压欠电,需要及时更换电池以免影响使用;显示""表示电池电压正常。
第三章 仪器操作
3.1 仪器准备
新购仪器请参照“附一 仪器及附件”,查看相关的附件是否齐全。不全时请及时与厂家;若仪器损坏,请勿使用,并尽快与厂家。
3.2 各部位名称及作用
3.2.1 仪器整机介绍
仪器各部件如图1所示:
图1
操作注意事项:
A、电池正负极放置请按照电池仓内的符号指示方向正确放置。
B、插拔探头时,请抓住探头线上的接插件部位插拔,不要直接抓探头线,严禁旋转接插件,以免损坏探头。
3.2.2 按键名称及作用
A、""键:a、电源开关键,实现仪器的开启和关闭;
b、返回测量界面键。在任何菜单操作界面下,按此键即可返回测量界面。
B、"MENU"键:菜单键,按此键进入主菜单。
C、""、""键:调整键。可以通过该键来完成菜单的上下选择或者数据的加减设置。""为增加键,""为减少键。
D、"CAL"键:a、在zui小值捕捉模式下,按此键将清除捕捉到的zui小值,并重新开始捕捉。
b、在统计测量模式下,按此键将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统计运算。
c、在查看数据中,删除当前存储数据。
E、"ENTER"键:a、确认键,确认当前所选的功能。
b、存储键,在测量界面下,存储当前厚度值。
c、停止键,PC通讯或打印数据进行时,按此键来停止操作。
3.2.3 测量界面简介
3.3 使用方法
1、开机前准备
打开电池仓,然后按照电池仓里面的正负极指示装入两节5号电池,压好电池仓盖。
2、开机
先取开探头线插在仪器上,(插拔探头时,请抓住探头线上的接插件部位插拔,不要直接抓探头线,严禁旋转接插件,以免损坏探头。)然后按动""键(探头与铁基或磁场的距离保持10cm以上)开机,仪器进入开机界面,如图3所示。此后,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测量。
3、测量
测量时务必将探头垂直的放在被测试件上,否则会影响到测量的正确性。这在曲面或有弧度的试样上表现的尤为重要。测量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启不同的测量模式来帮助用户轻松监测测量数据。
测量时要注意测量指示,箭头消失后才能再次测量,如图4所示。
4、在测量状态下存储
在测量状态下屏幕显示为测量值,如需存储按动仪器上面的"ENTER"键,存储地址号自动加1。例如当前目标存储地址为第2组第5个,测量值为60.2um,按"ENTER"键存储后地址变为No06,指向下一个地址空间。存储地址界面变化如图5所示。此时仪器存储空间No05内存储的内容即是60.2 um。
屏显结果只能被存储一次,如需另外存储可重新测量。当一组数据存满之后,仪器会自动进入下一组存储空间进行存储。可以通过“存储管理”菜单中“查看当前组”来查看所存储的测量厚度值。
3.4 菜单操作
MCW-3000(涡流)涂层测厚仪共包括九项主菜单,其中八项是功能菜单。按“MENU”键进入主菜单界面,选择相应子菜单后,按“ENTER”键确定进入。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菜单或者设置相应的操作,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3.4.1 存储管理
本仪器按批组方式来管理数据。一共分6组,每组都可存储99个数据。在该菜单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组号和数据号作为目标存储地址或者查看测量数据的起始地址。也可以删除某一个数据,或某一组数据,或者全部的数据。
3.4.1.1 查看当前组
进入该菜单后,如图6所示,会依次显示当前存储组的三个数据,通过“”、“”键更改选择指示来选择不同的数据。当选中某一个数据后,可以按“CAL”键来删除该数据。按“ENTER”键将返回到上级菜单中。
3.4.1.2 删除当前组
进入该菜单后,会显示删除提示界面如图7所示。选择“确认”后,按“ENTER”键将删除当前组的全部数据,共99个数据。选择“取消”返回上级菜单。
3.4.1.3 删除全部数据
进入该菜单后,会显示如图7所示删除提示界面。选择“确认”后,按“ENTER”键将删除仪器内部所有存储组中的全部6组数据。选择 “取消”返回上级菜单。
3.4.1.4 选择组号
进入该菜单后,会显示当前存储数据所在的数据组号,如图8所示。通过“”、“”键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号,作为当前测量数据的目标存储组,以便实现分组管理数据。查看不同组中存储的数据,也是通过该菜单选择来实现的。按"ENTER"键后,将返回至上级菜单。
3.4.1.5 选择数据号
与“选择组号”操作类似,进入该菜单后,会显示当前数据所在本组的存储位置。通过“”、“”键可以更改相应的数据号,作为当前测量数据的目标存储位置。同时更改查看数据的起始位置,也是通过该菜单来实现的。按“ENTER”键后,将返回至上级菜单。
3.4.1.6 退出
退出菜单模式并返回至测量界面。
3.4.2 校准方式
MCW-3000A(涡流)涂层测厚仪可以选择三种校准方式:零点校准、两点校准和系统校准。在一般情况下直接测量即可。当仪器基体与被测件基体的磁性或者表面粗糙度差别较大时,可以选择零点校准或者系统校准以保证测量度。
3.4.2.1 零点校准
仪器标准基体的磁性和表面粗糙度应当与待测试件基体的磁性和表面粗糙度相似。如果两者差别较大,可以在测量测试件之前*行零点校准。
校准方法:在校准菜单中选择“零点校准”选项,仪器屏幕出现提示界面,及闪烁字体“基体”,如图9所示,此时将探头垂直的放在被测试件的裸露基体上进行测量,测量两次,伴随着两声蜂鸣声屏幕提示“校准已完成”,即可完成基体的零点校准。如果没发出两声蜂鸣说明操作有误,重新按以上步骤操作直至发出两声蜂鸣即可。
3.4.2.2 两点校准
在测量过程当中,如果发现个别点的测量值偏差较大可以通过两点校准方法进行调整。
校准方法:把一个已知厚度的被测试件作为标准样片,先对该样片进行测量,如果显示值与真实值不一致,可以通过""、""键进行加1或减1操作。按住""、""键不放可以进行连续加、减,直到显示值和真实值相同为止,此时校准即完成,校准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常测量。
3.4.2.3 系统校准
仪器在出厂前已经经过技术人员系统校准,为保证度也可在工作现场进行二次系统校准。
系统校准过程:
系统校准流程如图10所示,在校准菜单中选择“系统校准”选项,按“ENTER”键后,仪器进入系统校准模式。
本系统校准共需要校准五个标准样片,进入系统校准后首先显示"基体"界面,此时要把探头垂直的放到被测件的裸露基体上进行测量。测量两次后如果测量没有错误操作,伴随着两声蜂鸣便进入*个样片的测量。屏幕首先显示出厂时提供的*个样片值。如果显示的样片值和随机配置的样片值大小不符,可以通过""、""键来进行加1或减1操作。按住""或""键不动可以连续加或减,直到调整到显示值和真实值相同为止。调整完样片值之后即可对*个样片进行测量,测量两次无误后,伴随着两声蜂鸣,仪器进入下一个样片的校准。若测量两次后仍无两声蜂鸣,说明操作有误,重新测量一次即可。接下来四个样片的调整方法同上。
当第五个样片校准完成后屏幕提示“校准已完成”,然后仪器进入测量界面。仪器此时即完成了系统校准过程。以后就可以对被测件直接进行测量。
注意:这五个样片可以使用仪器提供的标准片也可以使用已知厚度的样片作为标准片。样片校准时要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相邻样片间需要有一定的差值。系统校准时所选用的基体必须是平整的而且其表面要大于30mm×30mm。
3.4.3 打印数据
该功能允许用户打印在统计测量模式下的统计数据,也允许用户打印存储的测量数据。
3.4.3.1 打印前的准备
首先把打印机准备好,把打印机插好连线,装入打印纸,接上电源。此时红灯绿灯都亮,若是绿灯没有亮,则按动打印机上的"SEL"键,绿灯亮起说明打印机已准备好。把打印机连线另一头插入仪器"USB"接口,然后在打印菜单下选择相应的打印选项来实现打印操作。
3.4.3.2 打印统计值
该功能只适合统计测量模式,其它工作模式下无效。
把打印机与仪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好,进入仪器菜单,选中“打印统计值”选项后,打印机即可依次打印:zui大值、zui小值、平均值、测量次数。打印结束后屏幕显示“继续打印”、“返回”两项选项,如图12所示。选择“继续打印”将重新打印一次统计的数据,选择“返回”将返回到上级菜单中。
3.4.3.3 打印存储值
进入该选项,可以选择打印某一组的数据,或者打印全部的数据。
(1)打印当前组
把打印机与仪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好,进入该菜单后,将打印当前组号内的99个数据。打印过程中,可以通过“ENTER”键来停止打印(如图11)。打印停止后仪器会显示“继续打印”、“返回”两项选项(如图12)。选择“继续打印”将重新打印一次存储的数据,选择“返回”选项,将返回到“打印数据”菜单中。
(2)打印全部数据
操作方法同打印当前组,只是选择该选项将打印仪器内存储的全部6组数据。
(3)选择组号
用来选择,打印哪一组数据。通过""、""键调整组号,“ENTER”键返回至上级菜单,如图8所示。
(4)返回
选择“返回”选项,将返回到上级菜单“打印数据”中。
3.4.3.4 退出
选择该选项,将退出菜单模式并进入到测量界面。
打印时打印纸上的显示实例如下所示:
Fil: 1
01: 11um
02: 11um
03: 10um
04: 10um
05: 10um
06: 0.0um
07: 0.0um
08: 0.0um
……
……
3.4.4 PC通信
该功能是用来与电脑通信,把测量中存储的数据传送到电脑中,以便以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电脑通信时可以按组传送,也可以传送全部数据。
3.4.4.1 通信前的准备
首先把通信连线的一头接到电脑串口,另一头插入仪器"USB"接口。打开通讯软件,把软件上的"打开串口"打开,其它设置都是默认设置。然后在仪器的“PC通信”菜单下选择相应的选项来实现与电脑通信的操作。
通信软件的默认设置为:波特率:2400;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None;流控制:None。用户不要随意改变通讯设置,否则会造成数据传送显示乱码或者无法传送数据的现象。
3.4.4.2 通信当前组
进入该菜单后,将通信当前组内的99个数据。通信过程中,可以通过“ENTER”键来停止通信,通信过程显示如图13所示。通信停止后仪器会显示“继续通信”、“返回”两项选项(如图14)。选择“继续通信”将会重新传送数据至电脑,选择“返回”选项,将返回至上级菜单。
3.4.4.3 通信全部数据
操作方法同通信当前组,只是选择该选项将传送仪器内存储的全部6组数据到PC中。
3.4.4.4 选择组号
用来选择,传送哪一组数据到电脑中。通过""、""键选择,“ENTER”键返回上级菜单,如图8所示。
通信时电脑通讯软件数据显示如下所示:
Fil: 1
01: 11um 02: 11um 03: 10um 04: 10um
05: 10um 06: 0.0um 07: 0.0um 08: 0.0um ……
3.4.5 基本模式
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现场,科电公司专门设计了下面几种工作模式来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需要。下面进行一一介绍。
3.4.5.1 常规测量
选中“常规测量”选项,按"ENTER"键后即可开启常规测量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测量时仪器只显示测量数据的基本信息,能够满足用户zui基本的测量需要,如图15所示。
3.4.5.2 zui小值捕捉
选中“zui小值捕捉”选项,按"ENTER"键后即可开启zui小值捕捉测量模式。
如图16所示,仪器的功能栏里会显示zui小值捕捉提示符。测量数据时,仪器会自动捕捉到zui小的测量值,并显示到功能栏内zui小值捕捉符的后面。如果用户想重新开始捕捉zui小值,只需按"CAL"键即可。如果工厂验收以样品的zui小厚度值为检验标准的话,那么这种测量模式无疑是的选择。
3.4.5.3 统计测量
选中“统计测量”选项,按"ENTER"键后即可开启统计测量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仪器的功能栏里会同时显示数测量数据的zui大值、zui小值、平均值、测量次数,如图17所示。为保证统计数据的有效性,仪器只统计6组数据,超过6组,仪器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统计操作。测量过程中,当发现可疑测量数据时可以按"CAL"键重新开始统计,以免错误数据进入统计运算。
统计测量模式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加直观和方便的数据分析,进而对现场工件的优劣情况进行实时的观测。
3.4.6 监控模式
在基本测量模式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现实工作中的一些特殊需要,科电公司又专门推出了监控测量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报警上下限值来实时监控工件厚度是否合格,测量数据一旦超出上下界限,仪器就会显示超限符号,并通过急促的报警声来提示用户。同时,用户还可以进行基数设置,来预定一个标准值,进而时刻监控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1)开启
选中“开启”选项,按"ENTER"键后即可开启监控测量模式。
测量数据时,仪器会在功能栏内显示用户设置的上限值、下限值、基准值以及测量数据与基准值的偏差值,如图18所示。当测量数据超出用户预先设定的上下界*,仪器就自动发出急促的报警声,同时屏幕显示超差提示符号。当测量值高于报警上*,将在测量值的前面显示""符号,测量值低于报警下*,将在测量值前面显示""符号。功能栏内基准值的上方会显示出测量值与基准值的偏差值,大于基准值时显示+A,小于基准值时显示-A。A代表测量值与基准值的差值。例如+7.2μm表示测量值比预设的基准值大了7.2μm。
(2)关闭
选中“关闭”选项,按"ENTER"键后即可关闭监控测量模式,并自动进入到基本测量模式。
(3)基数设置
进入该选项后,可以通过""、""键来调整预定的基准值,长按""、""键可以快速的加减基准值。调整完成后按“ENTER”键返回到上级菜单,基数值即设置完成,如图19所示。
(4)上限设置
进入该选项可以通过""、""键来调整预定的报警上限值,长按""、""键可以快速的加减上限值。调整完成后按“ENTER”键返回到上级菜单,报警上限即设置完成,如图20所示。
(5)下限设置
进入该选项可以通过""、""键来调整预定的报警下限值,长按""、""键可以快速的加减下限值。调整完成后按“ENTER”键返回到上级菜单,报警下限值即设置完成,如图21所示。
注意:调整上下界*不允许下限值高于上限值,否则仪器会默认成错误操作,并发出报警声给用户以提示。
3.4.7 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设置包括:背光设置、关机方式设置以及还原出厂设置。
3.4.7.1 背光设置
用户可以选择开启背光,使仪器工作在背光常开的状态下,适合光线较暗的工作场合。在光线较好时也可以选择关闭背光,这样设置可以极大的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用户也可以选择自动背光,让仪器在使用时自动打开背光,无操作时则自动关闭背光。背光设置界面如图22所示。
3.4.7.2 关机方式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选择自动关机和手动关机。在自动关机模式下,超过6分钟无操作,仪器会自动关机。
3.4.7.3 还原出厂设置
当仪器遇到周围强磁场的干扰,或者一些不当操作,可能会造成仪器的参数紊乱或者无法正常校准,此时可以选择“还原出厂设置”选项,操作界面如图23所示。
具体方法:
选中“还原出厂设置”选项,按“ENTER”键进入,仪器提示是否恢复出厂设置,选择“确认”后,仪器开始还原出厂设置。
注意: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恢复出厂设置,否则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恢复出厂设置后,仪器所有的设置都将还原到出厂时的状态,用户存储的数据也全部被删除。
3.4.8 仪器信息
通过“仪器信息”选项,用户可以了解所购买仪器的基本信息。例如仪器的版本信息,这方便工厂给用户提供跟踪服务。也可以查看厂商信息,以便客户有问题可以及时与我公司,如图24。此外还能查看到仪器所配置探头的具体信息,以便用户更加了解仪器的工作性能,如图25所示。
3.4.9 退出菜单
选择“退出菜单”选项,用户将退出菜单模式,进入到测量界面。在菜单模式下也可以按""键直接返回到测量界面。
3.5 菜单速查
为了方便用户能够能加快速的掌握本仪器的使用流程,下面附有菜单使用速查表一份,供用户浏览。
第四章 影响测量的若干因素
4.1 基体的影响
1、基体金属厚度
每一种仪器都有一个基体金属的临界厚度,大于这个厚度测量就不受基体厚度的影响。
2、表面粗糙度
基体金属和表面粗糙度对测量有影响。粗糙度增大,影响增大。粗糙表面会引起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每次测量时,在
不同位置上增加测量的次数,克服这种偶然误差。
如果基体金属粗糙还必须在未涂覆的粗糙相类似的基体金属试件上取几个位置校对仪器的零点;或用没有腐蚀性的溶液除去在基体金属上的覆盖层,再校对仪器零点。
4.2 试片的影响
1、边缘效应
本仪器对试片表面形状的陡变敏感,因此在靠近试片边缘或内转角处进行测量是不可靠的。
2、曲率
试件的曲率对测量有影响,这种影响是随着曲率半径减小明显增大。因此不应在试件超过允许的曲率半径的弯曲面上测量。
3、试片的变形
探头会使软覆盖层试件产生变形现象,因此在这些试件上测量会出现不太可靠的数据。
4.3 电磁场
周围各种电气设备所产生的强磁场,会严重地干扰磁性测量厚度的工作。应避免在强磁场或强电场附近使用本仪器,否则仪器会显示未知的数据,或者无法正常工作。
4.4 附着物质
本仪器对那些妨碍探头与覆盖层表面紧密接触的附着物质敏感。因此必须清除附着物质,以保证探头与覆盖层表面直接接触。
4.5 探头的放置
探头的放置方式对测量有影响,在测量中务必使探头与试样表面保持垂直,否则会产生测量误差。
4.6 读数次数
通常仪器的每次读数并不*相同。因此必须在每一测量面积内取几个测量值,覆盖层厚度的局部差异,也要求在给定的面积内进行测量,表面粗糙时更应如此。
4.7 注意事项
1、测量曲面及圆柱体,曲率半径较小时,应在未涂覆的工件上校准,以保证测量精度。
2、在曲率半径较小的凹面内测量时,应重新校正。
3、随机配送基体应放在干燥处保存,如果发生生锈现象应及时打磨处理,以免影响测量。
4、标准样片如发生变形、磨损现象建议及时与厂家,以免影响仪器测量精度。
第五章 保养与维护
5.1 保养
避免仪器及探头受到强烈震动;避免将仪器置于过于潮湿、过热和接触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环境中;插拔探头时,应捏住探头接插件部位用力,不可旋转探头或揪扯探头线,以免损坏探头电缆芯线;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
5.2 电源检查
电源电压低时,仪器显示低电压符号,此时应及时按要求更换电池,以免影响精度。背光不宜长时间打开,以免过快的消耗电池电量。
5.3 维护
MCW-3000A(涡流)涂层测厚仪基本不需要维护。请注意维修只能由科电公司售后服务部或*代理商进行。
当仪器测量不正常时应作下述检查:
(1)每次使用前必须先插上探头然后再开机。
(2)检查电池是否欠电,电池正负极是否接触良好。
(3)测量方法是否得当。
(4)其他故障请送厂售后服务部修理,不得自行拆卸。
附一 仪器及附件
1、MCW-3000A(涡流)涂层测厚仪主机 一台
2、5号(AA)电池 两节
3、WL-3000A探头 一支
4、标准样片(5片) 一套
5、手提箱 一个
6、使用说明书 一份
7、保修卡、合格证 一份
可选配件:
1、微型打印机及数据线
2、微机通讯软件
3、内防腐探头
上一篇:蜗轮减速机漏油处理研究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