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保护好个人识别信息
在智能电网中智能网络期望能向消费者提供基于他们能源消费的信息。消费者将能够在接近实时的情况下监控他们每小时能源消费的数据。然而,这种级别的信息会极大的侵害到消费者的安全。
例如,某电力公司利用网络终端,向消费者提供实时的能源使用数据,王某是该电力公司的客户。窃贼将王某定为他的目标,开始通过王某的网络终端来监视他的电能使用情况。通过一个月的了解,窃贼注意到王某的用电情况是每天4.3千瓦时。而且王某在早晨7点到8点之间她的用电量显著增加,早上8点到下午4点用电平稳,下午4点后显著增加。窃贼经过推理确定王某在7点和8点之间出门,直到下午4点后才回家。根据网络终端数据显示每到周末黎明前王某会给电动车充电,窃贼通过对比电动车充电的电量准确的计算出王某开车的距离。于是,窃贼根据他的生活规律,找出了对王某进行盗窃的*时机。
在智能电网生活中,邻居之间的不和谐会在没有任何指纹的情况下完成攻击。假设一个简单的场景,甲的邻居乙电视声音开的过大,打扰到甲的正常休息。经过几次劝说,乙仍没有理会。甲被迫通过乙智能仪表的远程切断功能切断了乙的电源,让乙的电视“休息”了。
尽管有多种为了恶意利用个人识别信息的方法,但有的公司还是希望能正当的利用这些信息。例如,广告公司会高度重视这些个人信息,利用目标投放广告来盈利的搜索引擎也被认为是一个类似的例子。例如,当你在搜索冰箱的时候,销售冰箱的商场广告会出现在你的浏览器中。如果一个电力公司可以将针对某一号码的匿名使用信息销售给广告公司。这些广告公司通过分析电力使用数据来描述出该地理区域的消费者习惯。广告公司可以将这些结果卖给当地希望进行目标广告投放的企业。尽管不像智能窃贼那样危险,但是这些例子确实代表了一些消费者对个人隐私被曝光的顾虑。
电网对国家安全、经济至关重要
严格的信息安全计划通常包括经常的安全检测,从而识别影响环境安全形势的漏洞。这种检测的目的是提升整体的安全形势,智能电网安全计划也应该包括这类安全检测。专业的安全检测人员会采取预警措施来阻止测试期间造成的负面影响;然而,风险并不仅仅存在于测试的过程中。在2007年,美国国土*泄露出了一次安全测试的录像,在录像中,安全测试者能够入侵一个电厂的发电设备。安全测试者成功的利用了一个现在被称作极光漏洞的漏洞,仅仅使用数据的方法就使得发电设备自毁成一团黑烟。幸好这个测试发生在一个实验室中。反之,这个测试发生在实际的发电环境下,消费者很可能会经历一次断电事件。
电力电子在电网中是*的。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对记者讲:“中国电力电子技术的硅基IGBT器件和模块的芯片95%以上的市场被进口产品代替,由于没有国产的*电力电子芯片,因此严重钳制了中国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中国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还仅仅停留在功率二极管、可控硅、GTO的技术上,近年来没有大的发展。而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高性能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MOSFET、IGBT、IGCT等大部分依赖进口。周鹤良认为,应该大力支持具有更高能源转换效率的碳化硅、氮化镓等下一代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据了解,仅2013年1月~2月在不足60天的时间里,中国遭受的境外攻击多达150万次,由此不难看出信息安全的严峻性。*公司*调研员刘建明介绍,目前,针对*的网络攻击也有很多,国家电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一种能源。大规模停电会给社会和居民生活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在2003年8月,美国的东北部和中西部,以及加拿大东南部的部分地区遭受了一次电力中断。这次电力中断影响到了美国和加拿大销售业和制造业,估计经济损失均在40亿~100亿美元之间。而在国内,也曾发生过大停电事故。1972年7月27日,我国湖北省发生大停电事故,国家经济命脉之一的武汉钢铁厂险些全部报废。周总理在批示中痛心地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建设起来的武钢几乎毁于一旦,这种事情不能再发生了。”2005年9月26日凌晨1时,罕见强台风“达维”对海南全省电力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系统全面瓦解,引发罕见的全省范围大面积停电,全岛一片漆黑。
如何预防智能电网的漏洞
智能电网是由成千上万的商业、政府设施和居民住宅的节点与电网相连接,每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黑客用来攻击电网的点,所以智能电网的复杂性产生的不易克服的网络安全面临着挑战。欧洲网络与信息*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与重要基础设施保护专家康斯坦丁莫里诺斯曾经说过必须尽早制定智能电网的安全程序,否则,系统有可能会出现故障。他建议相关部门需要和网络与信息安全部门更多的协调与合作。他认为需要制定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不同的风险,开发智能电网产品的信息安全认证机制很重要。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在智能电网中也尤为重要,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来执行计算指令和控制,操作系统很容易成为安全攻击和防御突破的目标。没有操作系统提供的安全性,信息系统和其他应用系统就好比是“建筑在沙滩上的城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电力营销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数据源的提供者,为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安全防护工作首先应做到统一规划,全面考虑。同时应积极采用各种信息安全技术,在系统的各个层面实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全防护。
当采购新的智能电网技术时,企业需要调查产品的安全和功能方面的提升能力,以及在不更新硬件的情况下升级到新版本的能力。提供商应该具有未来版本的开发计划并且应该能够确保提供升级的兼容性。
当前消费者面对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尚未接入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漏洞相对而言是不值得被利用的。然而,随着技术进一步普及,消费者的风险会极大的增加。国家信息化专家组咨询委员会委员邬贺铨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大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比重在欧美国家达到8%~12%,我国目前仅1.5%。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整体相对弱小,关键产品和服务依赖进口,信息安全人才缺乏。他认为,对信息安全产业也需要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实现《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
上一篇:雅特生科技推出全稳压电源转换器
下一篇:数据采集卡的选择和原理介绍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