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能混为一谈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能混为一谈

2015年01月12日 14:47:33人气:2953来源: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节能水平低,的确是这样,我们很着急,恨不得一年就做成低能耗建筑。”*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直言建筑能耗太高。建筑能耗目前占社会总能耗1/3。
    建筑节能总体形势 “两高一低”
    “每年有将近20亿平方米的城乡建筑建成使用,多一平方米就多一点能耗。”陈宜明认为,当前建筑节能的总体形势面临着“两高一低”。“一高”为建筑能耗总量在增长;“二高”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的能耗也在增长,“20世纪80年代,大致统计每百户家庭的平均用电器是30多台,现在有100多台。”据悉,*公布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27.5%,实际有幅度变化,常用的说法是占社会总能耗1/3。与此同时,我国建筑能效在降低(“一低”),相应的节能标准在提高。根据我国建筑节能发展规划,从1986年起逐步实施节能30%、50%和65%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十一五”期间,我国执行的主要为50%的建筑节能标准,“十一五”期末逐步提高到“三步”节能标准的水平。根据《“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不能混为一谈
    陈宜明认为,社会上很多人把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混为一谈,两者有本质区别,“这就使得一些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被开发商忽悠了”。陈宜明解释,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从内容、形式到评价指标均不一样。具体来说,节能建筑是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单项要求即可,而绿色建筑涉及六大方面,涵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物业管理。实际上,节能建筑执行节能标准是强制性的,如果违反则面对相应的处罚。绿色建筑目前在国内是引导性质,鼓励开发商和业主在达到节能标准的前提下做诸如室内环境、中水回收等项目。
    据悉,我国目前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有550多个,总面积达5200万平方米;经过能效评测的节能建筑有100多项。不过,节能建筑的管理机制尚缺zui后一个环节,前期有设计施工审查,交付有竣工验收,在能效标识上没有强制手段。“如果有消费者对项目的65%节能指标不认可,测评机构的法律效力就很重要了。”“现在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在抓紧解决。”陈宜明表示。
    可再生能源利用 太阳能光热
    针对可再生能源利用,陈宜明有个排序,太阳能光热,其次是太阳能光电,第三是土壤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海水源热泵等。理由很简单,“太阳能光热技术比较成熟,用起来简单”。即便是太阳能热利用,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建筑一体化,解决整体美观和安全使用的问题,如集热装置可尝试作为建筑部件而不能像“贴上的膏药”;二是提高产业化水平,涵盖零部件生产、管线铺设、部件安装和售后服务。
    陈宜明特别提到售后服务,“如果强制推行太阳能,售后服务谁负责,出了问题找谁去。”陈宜明曾经与做*批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的国土局局长说,一定要解决这个事。过几年个别产品老化了怎么办?不过,这个长远问题并没有得到示范地区很好的重视,虽然在补贴基金里提到为建立维修体系做好准备,但没有具体措施。
    地源热泵也不是没有问题。陈宜明斥责某些项目地质勘探根本不翔实就盲目上马,使用能系统zui终失效。据了解,某些项目的蓄能体(土壤、水)提热后得不到补偿,温度回不去,用能系统失效。目前推行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必须让当地了解水源、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情况。
    低能耗零能耗建筑 当做精品来做
    目前,有些节能水平高的建筑被炒作成零能耗或低能耗建筑。实际上,低能耗建筑是个舶来品,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基于冬天采暖提出,其中一项指标要求每平方米用电每年限制在120度。据陈宜明介绍,我国和德国合作的秦皇岛“在水一方”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按德国标准在做,能做到德国要求的程度,采用的一些材料甚至德国也没有。“德国的住宅确实做得比我们细。”陈宜明通过合作有所感触。陈举例,窗户安装后不是直接刷涂料,而是粘胶带、装密封袋,解决窗户气密性和水密性的问题。
    据了解,示范项目不少细小的环节被德国人考虑到。如,原本工人直接将卡子装在下水管上,德国人说不行,这样管道走水会有噪音,卡子装在管道上再往墙上固定相当于一个扩音器。德国人的做法是,先把管道安装卡子的地方包起来,装好后再把卡子打在隔音层和保温层外面。
    住宅还是要当做精品来做。陈在韩国考察时,对韩国借助红外线来安装门深有感触,“我们的安装工人看着差不多就行了,所以不是漏风就是漏水”。为此,陈宜明要求河北的中德示范项目从标准、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总结,“把这些做好,我们就能指导大面积的低能耗建筑怎么做了。”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