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许多现代建筑自动化系统皆仰赖无线连接,不仅可简化安装程序,亦适合快速调整与扩张,不过省去线路的同时,设计师需要以电池供电,却又因为得定期更换电池,影响整体系统成本。
锂亚硫酸氯电池、脉冲频率调变转换器、新式奈米耗能长周期定时器均可在休眠周期内,维持极低用电量,让无线建筑自动化系统超越有线系统。
今日许多现代建筑自动化系统皆仰赖无线连接,不仅可简化安装程序,亦适合快速调整与扩张,不过省去线路的同时,设计师需要以电池供电,却又因为得定期更换电池,影响整体系统成本。这些系统的难处在于打造能电源管理方案,除了延长电池寿命,在攸关生命安全的应用中,更得确保运作稳定。
概述
根据2013年「市场与市场」预估及其他数据源,由于人们追求让工作与生活空间变得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率,建筑自动化市场将在2018年增至近500亿美元。
这块市场扩张部分原因在于无线传感器问世,故可轻松安装、扩大与调整,安装成本一大部分在于人工架设线路与铜价上扬,无线自动化基础架构可大幅压低成本,却也为系统拥有者增加一项长期成本,因为没有线路后,系统必须仰赖电池运作。
电池替换成本不一,且依据传感器所在位置(如6公尺高的天花板或难以触及地点),可能需要大量劳力。在理想世界中,电池在传感器使用年限内永远不必更换,但受限于电池化学反应老化或老旧传感器耗电,这种想法不切实际,故多数无线建筑自动化系统里,电池寿命5年为基本要求,10年至15年则较具优势。
减少能源损耗
设计师可透过多项领域,延长电池替换期限,首先了解需要传感器运作的射频环境,通常是与其他传感器共组成网络,在网状结构中,部分传感器为终端或中继器。
由于射频传输是传感器zui大耗能来源,此种配置可提高能源效能,藉由降低传输耗能与透过路由器重复讯息,可形成极低功率网络,此种拓朴通常用于以IEEE802.15.4为基础的无线网络,例如ZigBee或6LoWPAN。
在ZigBee等网状结构中,如何同步是一项问题,路由器节点必须随时待命,若节点发出讯息,或是讯息送至节点,将会(先储存)再转发至其他可用节点。
在超低功率装置内,休眠模式会大幅降低用电量,包括射频接收器等装置内多数区块都暂停运作,此时路由器节点必须通电(例如使用交流电),以监控休眠节点在运作时发出的讯息,故用电量相当不对称,传感器节点耗能极低,并长期休眠,而路由器节点(也可能是传感器)持续供电,并维持接收器运作。
若希望在超低功率网络中,省略以线路供电的路由器,定时必须非常,但此举可能提高每个节点的成本与复杂度,整个网络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苏醒、沟通、再次休眠,每次周期之间距离愈长,定时需求就愈高,若网络内某个节点未赶上同步,就得持续运作,直至下次苏醒周期再重新同步,这种情况必须尽可能避免在电池供电网络内发生。
在zui实际的无线网络中,路由器持续由线路或以太网络供电,而节点在电池供电情况下,必须尽可能提能,通常微控制器会关闭无线电及所有非必要装置,而传感器也将关闭所有模拟前端电子设备。
之后微控制器进入低功率模式,仰赖定时器定期苏醒、启动系统、传送各项讯息,再进入休眠模式。
这项设计其中一部分会做电源来源的选择,此电源必须在延续10年至20年后效能仍不会大幅衰减,以及在低功率条件下维持能的电源转换器(如切换稳压器),前者可选用锂亚硫酸氯电池(Li/SOCl2),这种产品自一九七零年代问世至今,电池寿命极长(10年至25年以上),也应用在偏远电表及其他电池供电无线系统中,一般电压为3.6V,且运作温度范围较大(–55℃至125℃)。
若使用单一锂电池,传感器节点设计可能让输出从3.0V至3.6V区间提高到5.0V,或是使用TPS63001等升降压转换器,维持输出在3.3V,并在升降压情况下zui高提供800mA。这项特点相当重要,因为射频发送器可能需要大额瞬间电流,况且在休眠周期里,转换器大多无负载,必须能自动进入脉冲频率调变或其他脉冲省略技术,才能转换电源。
微控制器即便进入低功率模式,在休眠周期内仍会持续运作,也依然会造成能源损耗。但至少定时器必须随主核心关闭,以节省能源。不过即使是这种配置,仍可能出现少量毫安,纵然是MSP430等*低功率微控制器,在备用模式还是需要约0.3μA的电流。
新式解决方案采用针对长休眠期特制的定时装置,德州仪器TPL5000具备可编程分配器,提供zui高间隔64秒的苏醒脉冲,运作时用电量仅30nA,在极长休眠周期下,zui多能为电池供电的无线传感器延长两年使用年限。
结论
随着电池供电的无线网络日渐增加,安装者与拥有者希望延长电池寿命,甚至在网络使用年限(25年以上)内,*不需更换电池,锂亚硫酸氯电池、脉冲频率调变转换器、新式奈米耗能长周期定时器均可在休眠周期内,维持极低用电量,让无线建筑自动化系统超越有线系统。
锂亚硫酸氯电池、脉冲频率调变转换器、新式奈米耗能长周期定时器均可在休眠周期内,维持极低用电量,让无线建筑自动化系统超越有线系统。
今日许多现代建筑自动化系统皆仰赖无线连接,不仅可简化安装程序,亦适合快速调整与扩张,不过省去线路的同时,设计师需要以电池供电,却又因为得定期更换电池,影响整体系统成本。这些系统的难处在于打造能电源管理方案,除了延长电池寿命,在攸关生命安全的应用中,更得确保运作稳定。
概述
根据2013年「市场与市场」预估及其他数据源,由于人们追求让工作与生活空间变得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率,建筑自动化市场将在2018年增至近500亿美元。
这块市场扩张部分原因在于无线传感器问世,故可轻松安装、扩大与调整,安装成本一大部分在于人工架设线路与铜价上扬,无线自动化基础架构可大幅压低成本,却也为系统拥有者增加一项长期成本,因为没有线路后,系统必须仰赖电池运作。
电池替换成本不一,且依据传感器所在位置(如6公尺高的天花板或难以触及地点),可能需要大量劳力。在理想世界中,电池在传感器使用年限内永远不必更换,但受限于电池化学反应老化或老旧传感器耗电,这种想法不切实际,故多数无线建筑自动化系统里,电池寿命5年为基本要求,10年至15年则较具优势。
减少能源损耗
设计师可透过多项领域,延长电池替换期限,首先了解需要传感器运作的射频环境,通常是与其他传感器共组成网络,在网状结构中,部分传感器为终端或中继器。
由于射频传输是传感器zui大耗能来源,此种配置可提高能源效能,藉由降低传输耗能与透过路由器重复讯息,可形成极低功率网络,此种拓朴通常用于以IEEE802.15.4为基础的无线网络,例如ZigBee或6LoWPAN。
在ZigBee等网状结构中,如何同步是一项问题,路由器节点必须随时待命,若节点发出讯息,或是讯息送至节点,将会(先储存)再转发至其他可用节点。
在超低功率装置内,休眠模式会大幅降低用电量,包括射频接收器等装置内多数区块都暂停运作,此时路由器节点必须通电(例如使用交流电),以监控休眠节点在运作时发出的讯息,故用电量相当不对称,传感器节点耗能极低,并长期休眠,而路由器节点(也可能是传感器)持续供电,并维持接收器运作。
若希望在超低功率网络中,省略以线路供电的路由器,定时必须非常,但此举可能提高每个节点的成本与复杂度,整个网络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苏醒、沟通、再次休眠,每次周期之间距离愈长,定时需求就愈高,若网络内某个节点未赶上同步,就得持续运作,直至下次苏醒周期再重新同步,这种情况必须尽可能避免在电池供电网络内发生。
在zui实际的无线网络中,路由器持续由线路或以太网络供电,而节点在电池供电情况下,必须尽可能提能,通常微控制器会关闭无线电及所有非必要装置,而传感器也将关闭所有模拟前端电子设备。
之后微控制器进入低功率模式,仰赖定时器定期苏醒、启动系统、传送各项讯息,再进入休眠模式。
这项设计其中一部分会做电源来源的选择,此电源必须在延续10年至20年后效能仍不会大幅衰减,以及在低功率条件下维持能的电源转换器(如切换稳压器),前者可选用锂亚硫酸氯电池(Li/SOCl2),这种产品自一九七零年代问世至今,电池寿命极长(10年至25年以上),也应用在偏远电表及其他电池供电无线系统中,一般电压为3.6V,且运作温度范围较大(–55℃至125℃)。
若使用单一锂电池,传感器节点设计可能让输出从3.0V至3.6V区间提高到5.0V,或是使用TPS63001等升降压转换器,维持输出在3.3V,并在升降压情况下zui高提供800mA。这项特点相当重要,因为射频发送器可能需要大额瞬间电流,况且在休眠周期里,转换器大多无负载,必须能自动进入脉冲频率调变或其他脉冲省略技术,才能转换电源。
微控制器即便进入低功率模式,在休眠周期内仍会持续运作,也依然会造成能源损耗。但至少定时器必须随主核心关闭,以节省能源。不过即使是这种配置,仍可能出现少量毫安,纵然是MSP430等*低功率微控制器,在备用模式还是需要约0.3μA的电流。
新式解决方案采用针对长休眠期特制的定时装置,德州仪器TPL5000具备可编程分配器,提供zui高间隔64秒的苏醒脉冲,运作时用电量仅30nA,在极长休眠周期下,zui多能为电池供电的无线传感器延长两年使用年限。
结论
随着电池供电的无线网络日渐增加,安装者与拥有者希望延长电池寿命,甚至在网络使用年限(25年以上)内,*不需更换电池,锂亚硫酸氯电池、脉冲频率调变转换器、新式奈米耗能长周期定时器均可在休眠周期内,维持极低用电量,让无线建筑自动化系统超越有线系统。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