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接头工艺不完善会造成怎辑的故障
线路名称:LL送SS电缆。
电缆型号:YJLV22-8. 7/10 3×120。
投运日期:1996年5月。
故障日期:1999年4月。
运行时间:3年。
敷设方式:直埋。
运行情况:运行电压lokV,电流150~220A,其他无异常记录。
故障性质:运行跳闸(过流保护动作)。
故障部位:故障点在距SS端60m处的中间头,导体接续管的压接部位。
故障环境:故障点附近无动土施工,积水等异常现象。
安装记录:干包式对接中间头,其他无异常记录。试验记录:历次试验数据正常。
故障剖检:
(1)电缆附件材料方面:
①故障电缆头形式为传统的千包式头。
②各种包带材料分别采购,性能差别大。
③个别材料储存时间过长。
④故障残留部分未发现其他产品质量问题。
(2)电缆头制作工艺方面:
①金具压接部位处理不良:压模边缘的飞边、尖角未处理,压坑位置不妥。
②金具两端半导电层处理不善:压坑未用半导电带填平,只是在接续管上统包一层半导电带,金具两端空隙均用半导电带填满,并搭接在接续管两端未削反应力锥的电缆本体绝缘上。
③绕包的绝缘层表面不够平滑,两端厚度不均匀。
④金属屏蔽层恢复不佳:由于绝缘层较厚,原来的铜带不足以覆盖绝缘线芯表面,变为间隙绕包后,遗漏较多。
⑤应力锥结构欠佳:三相应力锥解剖长度差别较大。
⑥其他方面未见明显问题。
分析结论: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电缆故障案例。经过上述情况调查与故障部位解剖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确认造成这起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电缆头结构形式陈旧。
②超期储存电缆头材料,其物理性能和电性能可能发生较大劣化。
③1电缆头制作工艺落后,操作水平不佳。
改进建议:这起电缆故障的原因,明确地告诉我们: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而抱着陈旧的技术与观念不改的结果,将被历史所淘汰。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人手未改进今后的工作:
①放弃传统工艺,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②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合理储备电缆附件与材料。
③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尤其是电缆头制作技术培训,杜绝不具备电缆头制作资质或能力的人员上岗操作。
上一篇:英格索兰推出气体压缩新技术
下一篇:建筑幕墙设计风荷载取值的讨论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SAMPE中国第二十届国际先进复合材料展览会
展会城市:北京市展会时间: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