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首页>应用案例

无人驾驶车辆——移动的传感器平台

2015年11月20日 13:56来源: 人气:5999

  随着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系统的问世以及无人驾驶的推动与发展,汽车需要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驾驶员能够感知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时做出判断,并在不同的情况下迅速反应。然而人无完人,我们会疲惫、分神,也会因为失误而犯错。为了提升安全性,汽车制造商正在设计应用于小客车的ADAS解决方案。汽车依靠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来感测不同情况下复杂的周围环境。然后,这些数据将被传送给例如TITDA2x等高精密的处理器,zui后被用于自动紧急刹车(AEB),车道偏离报警(LDW)和盲点监测等功能。
  
  目前,用于周围环境感测的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被动传感器——主要用于感测从物体上反射或发射出来的射线。
  
  可视图像传感器——所有的成像仪都在可视光谱中运行
  
  红外图像传感器——在可视光谱外运行。可以是近红外或热红外(远红外)。
  
  被动传感器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时刻,天气等。例如,可视传感器会受到每天不同时刻可见光数量的影响。
  
  主动传感器——通过发射出射线并测量反射信号的响应。其优势是能够随时获得测量结果,不受时间或季节的影响。
  
  雷达——通过发射无线电波,根据从物体上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来确定这个物体的距离、方向和速度
  
  超声波——通过发射超声波,根据从物体上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确定这个物体的距离
  
  激光雷达——通过扫描从一个物体上反射回来的激光来确定物体的距离
  
  飞行时间——利用摄像头测量红外光束从物体上反弹回来到传感器的时间来确定这个物体的距离
  
  结构光——将已知光图投射到一个物体上,例如通过TI的数字光处理(DLP)设备进行投射。随后,摄像机将捕捉变形的光图并进行分析,以确定物体的距离。 
   

  为了在多种不同的情况下提供增强的准确度、可靠性和耐用性,通常至少需要用一种以上的传感器来观察同一场景。所有传感器技术都有其固有的限制因素和优势。不同的传感器技术可以被组合在一起,将来自同一场景下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提供一个更加稳定耐用的解决方案,通过数据融合比较了视图混淆。其中一个典型的示例就是可见光传感器和雷达的组合。
  
  可见光传感器的优势包括高分辨率、拥有识别物体和对其分类的能力以及能够提供重要信息情况的功能。然而,它们的性能会受到自然光强弱以及天气(诸如下雾、雨雪)的影响。此外,例如过热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图像的质量因噪声的影响而下降。TI的处理器所提供的精密图像处理可以缓解其中的某些影响。
  
  另一方面,雷达能够穿过雨雪,并且可以非常迅速且有效地测量距离。多普勒雷达(Dopplerradar)具有额外的优势,能够检测物体的运动。然而,雷达的分辨率较低,并且不能轻易地识别物体。因此,可见光和雷达所产生数据的融合提供了一种在多种不同情况下更加稳健耐用的解决方案。
  
  此外,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成本有所差异,这也会影响到针对特定应用的*选择。例如,激光雷达(LIDAR)能够提供非常的距离测量功能,但是成本却比被动图像传感器贵出很多。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也将会持续降低,而汽车zui终将在多种传感器的帮助下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TDA处理器系列拥有*的集成度,并且在可编程平台上开发而成,这个平台满足了汽车ADAS的高强度处理需要。来自用于观察场景的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可被提供给TDA2x,并且组合成更加完整的照片,以便帮助作出迅速且智能的决策。例如,视觉传感器在较暗的情景下会可能会将信箱显示为类似于人的形状。TI的处理器可以执行精密的行人检测,首先,根据物体的比例,系统可能将其识别为路边的行人。然而,来自热传感器的数据将会识别出此物体的温度过低,不太可能是有生命的物体,所以可能不是行人。因此,工作特性不同的传感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级别。
  
  关于无人驾驶,也许我们zui终的目标是创造出一款*自主的汽车,而这些无人驾驶的车辆将zui终实现一个没有交通事故的世界。TI正在积极地专注于传感器和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以帮助客户开发无人驾驶车辆。经过一个个的技术突破和持续的发展,当我们面对无人驾驶的研发时,问题早已经不再是我们“是否”能够实现,而是我们“何时”能够实现无人驾驶。
关键词:处理器摄像机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编辑精选

更多


宣传样本推荐图书

旗下子站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 兴旺通| 产品分类浏览|产品sitemap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加盟热线:0571-87759904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