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规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特性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采用低速的永磁同步发电机取代了异步发电机,在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风轮机将捕获的风能以机械能的形式驱动永磁发电机,永磁发电机的转速随着风速的变化而进行变化,发出电压和频率都变化的电能,需要经过电能变换电路输出恒压恒频的电能。现阶段常规离网型户用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2、改造后的直驱风力发电系统
2.1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针对直驱风力发电的特性,研究设计的风力发电系统应由风轮机、永磁同步发电机、电能变换装置(整流器、直流调压装置、逆变器)、控制器、泄能负载、蓄电池、制动刹车装置和用户负载等组成,其设计研究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组成原理图如图2所示。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的能量流动路径,由图2所列出的风电系统的供电模式可知,在考虑风速大于切入风速及小于切出风速时,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能量传输的关系大体上分4种情况如图3所示。

2.3控制策略的分析设计
在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风轮机对风能的捕获及其电能变换装置的控制策略在整个风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决定风电转换的效率,根据风速的变化,负载的变化以及储能装置容量的变化,来研究风电系统的控制策略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zui大化的利用风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多用于农区、牧区等远离常规电网的场所,风力发电是主要的供电形式,根据这一地区用户负载的用电情况,在常规情况下可以设负载的电流阈值为Io,储能装置蓄电池SoC的阈值为Co,实测风速的阈值为Vo。当风力发电机运行在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时,设定风力发电体系中用户负载电流、蓄电池SoC及实测风速分别大于各自设定的阈值时,为1状态;小于设定阈值时为0状态,则可列出表1。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以风力发电机提供电能为主,蓄电池放电为辅,上述几种形式为风速达到风轮机运转的切入风速,且未超出切出风速,在稳定的工作风速内,并未提及无风以及风速过大,超出风力发电机承受的zui大风速,那时将要启动机械刹车装置,将风轮机锁住,保护风力发电系统。
3、风电体系下的电能变换电路控制系统设计
3.1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
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电压为三相交流电,且输出电压较低,需经过整流器进行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在经过控制器的作用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设计中采用的是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而对于直流变换电路主要功能是:调节直流输出电压使之恒定,以达到后级逆变电路输入要求;提高逆变电路的功率因数并抑制高次谐波,完成功率因数的校正,所以可采用直流Boost升压斩波电路。选用全桥逆变电路,其特点为带负载能力强,电路容易达到大功率;又由于LC滤波器有着对输出波形中的高次谐波进行滤波处理的能力,因此选用了输出端带LC滤波器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以使逆变电路输出高质量的正弦波形。
3.2电能变换电路的控制器设计
设计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发出电压在18~50V之间变化时,经过电能变换电路的处理得到稳定的220V电压,通过研究得出在设计整流及Boost升压变换电路的控制策略时,应该以控制输出电压为出发点,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为目的,且同时要保证系统功率因数尽可能的接近于1,综合风电系统特殊环境及Boost变换的电路CCM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平均电流控制技术,结构上为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构成双闭环结构;而对于逆变电路部分则在电路的控制方式上选用正弦脉宽调制方式对逆变电路进行控制,设计了采用PI调节器及PWM控制的电路控制策略。在确定了系统中电路的运行状态后,确定了电路参数,并利用Matlab\Sireulink搭建了电能变换电路逆变部分的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


上一篇:激光器在发动机钻孔应用新进展
下一篇:植保无人机空中飞行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