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摇测绝缘电阻应注意事项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摇测绝缘电阻应注意事项

2016年05月25日 10:50:54人气:8544来源:安徽欧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1)在正常运行维护中,为了及时发现缺陷,值班人员及电工测量绝缘电阻,是*的。因此,送电前除了感应电压比较高的设备或架构高不好测量的设备外,均要测量绝缘电阻。
(2)设备绝缘电阻合格的标准。绝缘电阻的好坏,直接决定设备能否送电,一般可按下述掌握。
1)每千伏工作电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2)出现以下异常情况之一时,应报告*,查明原因:①绝缘电阻已降至前次测量结果(或制造厂出厂测试结果)的1/3~1/5;②绝缘电阻三相不平衡系数大于2;③绝缘电阻吸收比R60/R15<1.3(粉云母绝缘小于1.6)。在排除干扰因素,确证设备无问题,方可送电。否则,送电可能造成设备事故。例如,某发电厂,在110kV111线路送电前,测得断路器回路的绝缘电阻值:A相对地为10000MΩ,B相对地为1800MΩ,C相对地为10000MΩ。虽满足1MΩ/1kV的要求,但相间不平衡系数为10000/1800=5.6>2,B相已显露异常,但未引起重视。111线路送电后不久,B相断路器即发生爆炸(因油中进水),母线短路停电,影响110kV变电所2个,35kV变电所25个。
(3)摇测绝缘电阻的注意事项:
1)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①测量高压设备绝缘电阻,应由2人进行。
②绝缘电阻表的引线不得使用双股绞线,或把引线随便放在地上,以免因引线绝缘不良(相当于在被测设备两端并联一个小电阻),引起错误结果。
③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将设备从电源的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且对地放电;确证检修设备无人工作;测量线路绝缘尚应取得对方同意,方可进行。
④测量绝缘电阻时,被测线路有感应电压,必须将另一回线路停电,方可进行;雷电时,严禁测量线路绝缘。
⑤测量绝缘电阻时,绝缘电阻表及人员应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绝缘电阻表的引线反弹至带电设备上,引起短路或人身触电。
⑥绝缘电阻测量结束后,应将被测试设备对地放电。
2=拆除设备的接地点。摇测绝缘电阻前:
①应将一次回路的全部接地线拆除,拉开接地刀闸。
②应将设备的工作接地点(例如TV)或保护接地点临时甩开。
③对于低压回路(380/220V),应将负荷(电压表、电能表、信号灯、继电器)的“中性”线甩开。3=正确选择使用绝缘电阻表。
①绝缘电阻表电压的选择。除摇测水冷发电机绝缘电阻,应使用绝缘电阻表或规定的仪表进行测量外,通常情况,被测设备的额定电压愈高,所使绝缘电阻表的工作电压也应相应高一些,否则设备缺陷不能充分暴露。测量带有电子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电路、电脑及其终端)或电子成套设备回路的绝缘电阻时,因电子元件及设备耐压低,为了防止被击穿,应先将这些元件及设备从回路上甩开或短接,再用绝缘电阻表对线路或连接回路进行测量。电子元器件及电子设备的回路绝缘状况只能用万用表(放欧姆档)进行测量检查。
②绝缘电阻表容量的选择。绝缘电阻表应选用容量足够大且负载特性比较平坦的定型表计。
否则,当绝缘电阻比较低或吸收电流比较大时,其输出电压急剧下降,将影响测量结果。
③正确进行接线。绝缘电阻表有三个接线柱:L-接被测设备;E-接地;G-接屏蔽。其中,L、E不能反接,否则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④测量前对绝缘电阻表进行检查。在额定转速时,绝缘电阻表两端开路,应指“∞”;低速旋转,短路时,应指“0”。在额定转数 下持续1min,再开始测量记数。
(4)对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与判断。
影响设备绝缘电阻阻值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温度、湿度及放电时间。初步判定某设备绝缘电阻不合格时,为了慎重,值班人员应另找同一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表进行核对,以证实原有的绝缘表有无问题。若确定设备绝缘电阻有问题时,应通知高压试验人员复查。同时,可按以下步骤查找原因。
1、加屏蔽再进行测量,以排除湿度及绝缘表面脏污的影响。
2、将绝缘电阻折算到同一温度进行比较。绝缘电阻随温度按指数规律变化。
3、与该设备的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历年大修试验的数值进行比较;与同型设备或设备本身的三相之间进行比较。在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后,绝缘电阻仍不合格,说明设备确实存在缺陷,不得送电运行或列为备用,应继续查找原因,加以消除。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