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内存网作为一种成熟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在半实物实时仿真、飞行器模拟器、自动检测系统、发动机试验台,电站模拟器,高速数据采集,超视距雷达等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反射内存*的硬件结构,zui大程度的简化了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问题。软件开发人员不需要理解复杂的数据传输过程,重发机制。只读进行本机的内存读写操作,由硬件自动完成与反射内存网中其它节点的数据同步。这种机制使得数据传输简单迅速,其*的易用性简化了系统设计。反射内存网中节点网络的全局化内存、高速数据传输以及软件透明,使得反射内存卡在多机通讯方案中具有*的优势。
反射内存卡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主要由SFF光模块、FPGA 控制模块、SDRAM存储模块、电源与时钟模块、串行解串器组成。其中,SFF 光模块实现 FPGA 控制模块与网络中其它反射内存卡之间的高速通信互联,提供 2.125Gbps 光纤通道连接;FPGA 控制模块选用高性能的FPGA芯片,实现整个数据发送与接收逻辑;板载128M或256M SDRAM,用于暂存网络中各反射内存卡的共享数据;电源与时钟模块为系统提供所需的电源与时钟。 FPGA模块将内存中发生改变的数据通过通过串行解串器和SFF光模块传输至网络中其它反射内存节点;同时,如果网络中其它反射内存卡内存中的数据发生改变, FPGA模块也将通过的串行通信模块接收SFF光模块传输的改变数据,并写入板载内存中,以实现局域网中计算机间的高带宽数据的交互共享。
图1:反射内存卡硬件原理框图
图2:环形拓扑结构
反射内存网提供了一个通过多模或单模光缆以2.12Gbaud速率运行的数据插入环形架构网络。与以太网系统不同,任意节点间传输不会影响到其它节点间的通讯,反射内存网可避免列队与检查数据包所需的复杂性、确保合适的连通性,不存在附加负载限制或终端规则。节点间的距离长达10KM。这些特性允许反射内存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70 MB/s,远高于千兆以太网100MB/s的效率。
反射内存允许所有网络节点中断其他或所有的节点。zui多可分配多达 4个中断并可供用户用于功能、优先级和向量等原因进行自定义的中断。这些中断可用于任何功能,比如或网络数据同步。启用后,中断通常用于数据传输后中断某个或所有的网络节点。反射内存实时仿真分享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使用案例可供下载。
在一些分布式系统中,节点间的距离较远,反射内存卡使用单模光纤,节点距离可达10KM,例如在某系统中设备与监视中心必须与其保持zui少3KM的距离。通过分配执行过程,设计人员能够在测试台安装能够进行数字化与预处理操作的计算机。这样,在控制室中,就仅需高速反射内存网络连接将数据发送回主计算机,从而取代长达 3KM数以百计的离散布线。这个远距离计算机接着分析、存档、格式化并将数据显示在测试人员的数据监视器上。通过使用高速反射内存连接,操作者可以观察并在发生改变时对其做出反应,在连接时会产生轻微延迟。通过安排控制人员和核心处理计算机至远离易变测试的安全位置,操作员可将对人员和设备的危险降至zui低,并且不会影响到测试效果。如下图,中电八所与实时仿真技术网进行10KM单模光纤大批量数据传输测试。
图3:10公里多模光纤
图4:10公里单模光纤传输测试现场
在实时通讯系统中,反射内存卡逐渐成为标配。其原理易于理解,使用方法简单,抗*力强,实时性高,支持中断传输,中断,软件开发代码少,扩展能力强,应用案例多,缩短了系统的研发周期,节省了人员支出,增强了系统健壮性,将软件开发人员从复杂的通讯协议中解放出来,不再为大批量的数据传输担心带宽,不确定的时延而浪费时间。反射内存卡也应用于包括轨道交通、冶金,电力系统仿真等行业。实时仿真技术网分享了大量的使用案例可供下载。
下一篇:防爆配电箱的维护操作流程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