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开泵在泵这一大家族中不起眼的一员,但是它的作用的很大的,尤其是在工业农业生产领域中表现尤为突出。中开泵在设计中均采用了新材质、新结构,可用于多种介质的输送。如果在实际的工艺生产中,已经给出了小范围的流量设置的话,那么消费者在选型的时候应该考虑流量,流量的确定一定要留有余地。随着能源的不断紧缺,中开泵的节能和能源开发技术一直是研究热点。那么哪些原因会造成中开泵的工作效率会降低呢?
1、中开泵内的各种损失造成中开泵运行效率下降
液体流过叶轮的损失包括机械损失、流动损失和容积损失,与之相应的就有机械效率、容积效率和流动效率,这些损失在泵工作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所占比例是大的。泵过流表面如蜗壳,由于采用铸件,一般不进行机械加工,壁面比较粗糙,粗糙损失就越大。如何提高壁面的光洁度降低摩擦阻力,是降低水力损失的关键。
2、中开泵的运行工况点偏离了设计工况造成效率低
中开泵的工作参数有转速n、扬程H、流量Qv和效率η,当中开泵的扬程发生变化,其他参数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开泵在设计工况下效率高。当选用中开泵的扬程高或流量太大,运行工况点偏离了设计工况会造成效率低下。
3、管路效率低
当被输送液体流量或扬程发生变化,经常见到的处理方法是调节法门,这一方法虽然方便,但却造成管路阻力损失大,使中开泵在低效率状态下运行。
4、中开泵的自身效率低
保证中开泵运行效率首先应该选择中开泵,但是由于检修安装质量不高,导致机械损失、流动损失、容积损失加大,使得中开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泵在低效率状态下运行。此外在选择中开泵时往往按照流量和扬程并考虑一定的富余来选择中开泵,结果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不能达到尽量降低能耗的目的。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