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基本原理: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因此,正常呼吸是由于机体通过呼吸动作产生肺泡与气道口“主动性负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的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以满足通气的需要。而*通气是由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
严重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肌麻痹等。严重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呼吸功能下降和心脏*后,严重创伤等,心肺复苏。
工业*通气方式:
1、控制呼吸患者的呼吸频率、通气量、气道压力*受*控制,适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①容量控制通气是常用的呼吸方式,优点是可以保证通气量;②容量控制通气+长吸气,又称自动间歇肺泡过度充气,在容量控制的基础上,每100次呼吸中有一次相当于2倍潮气量的长叹气;③压力控制通气,优点是气道压力恒定,不易发生肺的气压伤。
2、辅助呼吸在自发呼吸的基础上,*补充自主呼吸通气量的不足,呼吸频率由患者控制,吸气的深度由*控制,适用于轻症或重症患者的恢复期。压力支持通气,特点是病人自主呼吸触发*后,*给予病人一定的压力支持,达到提高通气量的目的。
3、呼气末正压通气*在吸气时将气体压入肺脏,在呼气时仍保持气道内正压,至呼气终末仍处于预定正压水平。一般主张终末正压在5~10cmH2O,适用于肺顺应性差的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水肿等。
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在患者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工业*在吸、呼两相均给予一定正压,把呼吸基线从零提高到一定的正值,使肺泡张开,用于肺顺应性下降及肺不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5、间歇强制通气和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在自主呼吸的过程中,*按照指令定时、间歇地向病人提供预定量的气体;如工业*间歇提供的气体与患者呼吸同步。*的频率一般为2~10次/分。优点是保证通气量,又有利于呼吸肌的锻炼,作为撤离*的过渡措施。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