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和应用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和应用

2009年11月13日 15:39:00人气:984来源:测距仪专卖

1、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 1米左右。另外,此类测距仪的测量盲区一般是15米左右。

2、激光测距仪的应用领域主要是那些方面?
  激光测距仪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电力,水利,通讯,环境,建筑,地质,警务,消防,爆破,航海,铁路,反恐/军事,农业,林业,房地产,休闲/户外运动等。

3、为什么激光测距仪还有所谓"安全"和"不安全"的区别?
  顾名思义,激光测距仪是用激光做为主要工作物质来进行工作的。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工作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作波长为905纳米和1540纳米的半导体激光,工作波长为1064纳米的YAG激光。1064纳米的波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是害的,特别是如果眼睛不小心接触到了1064纳米波长的激光,对眼睛的伤害可能将是*性的。所以,在国外,手持激光测距仪中,*取缔了1064纳米的激光。在国内,某些厂家还有生产1064纳米的激光测距仪。
  对于905纳米和1540纳米的激光测距仪,我们就称之为"安全"的。对于1064纳米的激光测距仪,由于它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所以我们就称之为"不安全"的。

激光测距仪应用在办案*中

从交管局了解到,从今天起,可有效提高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效率和准确性的激光测距仪将在办案*中广泛应用,这标志着办案*将从此告别长期使用皮尺测量交通事故现场的“落后状态”。

  据了解,办案*可手持“莱卡PLUS型”激光测距仪瞄准目标轻轻一按,交通事故现场数据即可搞定。该激光测距仪作为交通事故现场测绘系统辅助设备,将现场测量数据及相关信息自动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方式输入便携式电脑,借用计算机高速数据运算和图形处理功能,快捷测绘出规范、准确的交通事故现场比例图及自动生成现场勘查笔录,大大提高了测量速度与准确性。该激光测距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测距范围为0.2米至200米,测量精度为正负1.5毫米。

激光测距仪使用注意事项

  DISTO及其他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由于采用激光进行距离测量,而脉冲激光束是能量非常集中的单色光源,所以在使用时不要用眼对准发射口直视,也不要用瞄准望远镜观察光滑反射面,以免伤害人的眼睛。一定要按仪器说明书中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测量。野外测量时不可将仪器发射口直接对准太阳以免烧坏仪器光敏元件。
以上以DISTO仪器为例简要介绍了仪器部分测量功能,不同厂家生产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功能键略有异同,但只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就会充分发挥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在房屋建筑面积测量和其他精密工程测量中的作用。

手持激光测距仪在房屋丈量应用

  房屋丈量一直是房管部门既关心又费心的工作,房屋勘丈面积图是直接作为产权证的附图,具有法律效力。它不仅是直接面对老百姓,而且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经济利益,所以房屋丈量误差的控制尤为显得重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利用皮尺或钢卷尺进行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的丈量,虽然也可以满足基本要求,然而在长距离测量,测层高,不易到达地的测量上存在较大误差,而且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繁杂等缺点,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此原始,传统的测量方式,已明显的不符合当今信息化社会快速,的要求。 为此,在引进了两台徕卡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后,经过几个月的实际使用,总体认为该仪器特别适用于建筑结构复杂,中高层、长距离的房屋的测量。使用简便,测量数据(三毫米精度),工作效率提高(可非接触测量),*抛弃了一根皮尺(或钢卷尺)丈量房屋的方法,减少勘丈误差,保证了面积量算精度,量算结果使业主更加信服。当然该仪器也有亟待提高的方面,如在阳光强烈照耀下,长距离目标物体较难看清,需借助望远镜等附件。另外,每次测量时校准水准气泡较费力,能自动校准。总之该仪器还是受我们欢迎的。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