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encoder)是一种将模拟视频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数字信号的硬件/软件设备。编码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来检测机械运动的速度、位置、角度、距离或计数,除了应用在机械外,许多的马达控制如伺服马达均需配备编码器以供马达控制器作为换相、速度及位置的检出。
二.编码器的作用--分类
1.按工作原理方式不同分类
(1)增量型:就是每转过单位的角度就发出一个脉冲信号(也有发正余弦信号,然后对其进行细分,斩波出频率更高的脉冲),通常为A相、B相、Z相输出,A相、B相为相互延迟1/4周期的脉冲输出,根据延迟关系可以区别正反转,而且通过取A相、B相的上升和下降沿可以进行2或4倍频;Z相为单圈脉冲,即每圈发出一个脉冲。
(2)值型:就是对应一圈,每个基准的角度发出一个与该角度对应二进制的数值,通过外部记圈器件可以进行多个位置的记录和测量。
2.按读出方式不同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3.按信号的输出类型分为:电压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拉互补输出和长线驱动输出。
4.以编码器机械安装形式分类
(1)有轴型:有轴型又可分为夹紧法兰型、同步法兰型和伺服安装型等。
(2)轴套型:轴套型又可分为半空型、全空型和大口径型等。
5.以编码器工作原理可分为:光电式、磁电式和触点电刷式。
三.编码器的作用有哪些呢?
编码器Encoder为传感器(Sensor)类的一种,主要用来侦测机械运动的速度、位置、角度、距离或计数,除了应用在产业机械外,许多的马达控控制伺服马达、BLDC伺服马达均需配备编码器以供马达控制器作为换相、速度及位置的检出所以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式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利用光栅衍射原理实现位移—数字变换的,从50年代⑦应用于机床和计算仪器,因其结构简单、计量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在国内外受到重视和推广,在精密定位、速度、长度、加速度、振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接触式编码器----采用电刷输出,一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
非接触式编码器----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
增量式编码器----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在转轴旋转时,有相应的脉冲输出,其计数起点任意设定,可实现多圈无限累加和测量。
式编码器----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常用于电机定位或测速系统。因其每一个角度位置都对应的数字编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旋转增量式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
多圈式编码器----运用钟表齿轮机械的原理,当中心码盘旋转时,通过齿轮传动另一组码盘(或多组齿轮,多组码盘),在单圈编码的基础上再增加圈数的编码,以扩大编码器的测量范围,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每个位置编码不重复,而无需记忆。
上一篇:漩涡气泵应用行业扩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