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控制阀阀杆的新型密封方法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控制阀阀杆的新型密封方法

2010年01月05日 10:32:45人气:1097来源:上海上球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阀阀杆的新型密封方法 1、引言 控制阀是自动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犹如人的手和脚。控制阀调节流体流量,克服干扰来保证被控变量达到给定的工艺指标。控制阀的阀部分由阀的内件和阀体组成,阀的内件包括阀芯、阀杆、填料函和上阀盖等。上阀盖和填料函用于对阀杆密封和对阀杆进行导向,防止工艺介质沿控制阀门的阀杆这个可动部件向外泄漏,它是阀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常规的上阀盖结构形式一般有四种:普通型、散热片型、长颈止回阀密封型。材质一般有铸铁、铸钢和不锈钢,填料函一般为聚四氟乙烯或柔性石墨。 典型的控制阀的阀盖由与阀体相同的材料或等效的材料制成。阀盖承受与阀体相同的温度和腐蚀性影响,旋塞阀在经过几百次的循环动作之后,就会磨损,在工程应用中,流体压力也会导致密封磨损;填料的选择也是一个问题,填料选择不当,控制阀的摩擦力增大闸阀导致控制阀死区增大或者很容易使阀杆密封失效。 因此,选择控制阀,除了阀体结构、材质、执行机构、口径计算外,还应根据控制流体的压力、温度、压差、流体的性质,合理选择上阀疏水阀结构形式和填料函,以防止流体沿着控制阀阀杆泄漏出来,即应充分考虑阀杆密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这在工程设计中显得非常重要。 在强腐蚀、易挥发和有毒有水力控制阀的工艺流体中,控制阀一般不采用普通型、散热片型、长颈型上阀盖及密封结构形式,因为此种结构形式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极为有限。作者曾在生产现场做过相关实验,采用304不锈钢直行程控制阀调节浓调节阀酸混酸流量,使用聚四氟乙烯填料密封结构,不到一个月经过600次左右的全行程的控制阀阀杆的上下运动,聚四氟乙烯填料密封即*被破坏。在强腐蚀、易挥发和有毒有害的工艺条件下,一旦阀杆密封被破电磁阀腐蚀、易挥发和有毒有害的工艺介质从控制阀阀杆中泄漏出来,会对周边环境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 针型阀波纹管密封型形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途径。波纹管一般由不锈钢做成。这种特殊的阀盖结构保护控制阀的填料函避免和流体接触,一旦波纹管破裂,在衬里阀上面的填料函结构会防止波纹管破裂失效时产生的严重后果。在工程实际中,波纹管密封形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波纹管密封的压力的额定值会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流体中不能有排气阀存在,及波纹管材料的zui长循环动作寿命等。在不锈钢不耐某些工艺介质腐蚀的强腐蚀的场所,如工艺介质为湿氯气时,湿氯气中含有的微量排泥阀不锈钢波纹管很快被腐蚀,则控制阀阀杆不能采用波纹管密封的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地选择似乎是采用隔膜控制阀。隔膜排污阀阀采用了耐腐蚀的衬里和耐腐蚀隔膜,不用填料,可以*避免腐蚀性介质向外泄漏,但其流量特性不是很好,且受隔膜衬里的限制,耐压、耐温性能较差,zui致命呼吸阀蚀隔膜片会由于上下折叠而造成疲劳损坏,寿命很短,一旦耐腐蚀隔膜片破裂,强腐蚀、易挥发和有毒有害的工艺介质会同样阻火器裂口处泄漏出来,因此,隔膜控制阀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因此,在强腐蚀、易挥发、有毒有害的工艺条件下,寻找一种可靠、经济和实用的控制阀上阀盖及密封结构形式是保证控制阀可靠工液位计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关键。 2、控制阀阀杆的新型密封方法 硝化棉硝化工序即浓硝酸和浓硫酸混酸和棉纤维反应过滤器硝化棉,控制浓硝酸和浓硫酸混酸流量和棉纤维量的比例是保证硝化棉产品质量的关键。在硝化棉硝化工序自控系统的改造中,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阀杆密封方式,成功地解决上海上球阀门节浓硝酸和浓硫酸混酸流量控制阀的阀杆密封问题。 在聚四氟乙烯填料密封的上方,我们设计了一个空腔,并且给这个空腔中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阀门以是空气),并且要求惰性气体的压力要稍高于管道中工艺介质的zui高压力。这样,控制阀在使用过程中 ,即使控制阀的聚四氟乙烯填料密封被破坏,由于气体的压力要稍高于管道球阀介质的zui高压力,强腐蚀、易挥发、有毒有害的气体也无法泄漏出来。为保证空腔中气体的压力稳定,防止气体沿阀杆上下串气,在空腔的下部,把聚四氟乙烯填料分割球阀下两部分,在中间加一不锈钢隔垫,将氟橡胶O型密封圈嵌入不锈钢隔垫内,隔垫上下用聚四氟乙烯填料将其夹紧。空腔上部的阀盖中也嵌入氟橡胶O型密封圈,用螺栓将阀盖压紧。一般来讲,氟橡胶O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是比较长的,高达上百万次,只要氟橡胶O型密封圈的密封不被破坏,空腔中惰性气体压力会始终高于管道中工艺介质的zui高压力,因此,这种控制阀阀杆的密封结构形式是非常可靠的,也很经济。 3、结束语 这种密封结构的控制阀在2001年成功地用于某公司硝化工序自动控制系统改造上,实现了硝化工序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阀运行至今,从未发生过由于控制阀阀杆填料密封损坏而导致浓硝酸和浓硫酸混酸沿控制阀阀杆外泄事故。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