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从软件开发角度浅谈组态软件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从软件开发角度浅谈组态软件

2010年01月14日 15:40:44人气:666来源:北京世纪长秋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首先看看近些年重多编程发烧友对软件等相关事物的一些总体认识,先说主体——人,无论是以做设计为主还是做coding,zui后都不可能*与编程脱离关系。程序是客体,软件开发人员虽然经常把程序的正确性、可靠性、率性、易用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兼容性、可移植性挂在嘴边,真正地理解并实施起来却很难,并且也很少。
  组态软件也不例外。除了有上述特点以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性,比如可编译性、可容错性、可管理性、可存储性、可配置性等储多特点。如此众多特性,一时也很难消化。本文便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探讨对组态软件的认识。

  关键词:软件开发;组态软件;面向对象。


  蒸气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大踏步进入工业革命时代,机器生产机器则标志着*次工业革命的的结束。同样,软件工具的使用标志着计算机领域正在疾步前进,那用软件生产软件,是不是也代表了一次软件革命?

  是的!组态软件正是这样一种软件,用软件生产软件的工具。组态软件就像是一个用代码实现的功能仓库,让你自由拼凑出任何由组态软件本身所能支持的功能,之所以这里说“拼凑”,还是由组态软件的名字而来——Configuration Software。

  传统的组态软件软件分为,开发系统(CSMaker)和运行系统(CSViewer)两个部分。由于编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编译工具的不断衍生,CSMaker与CSViewer的工作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由zui初的静态组态到在线组态,再到zui近的提出运行时组态。

  静态组态是zui传统的一种组态方式,用户在开发系统(CSMaker)中开发,然后重新在运行系统(CSViewer)上运行。

  在线组态是在运行系统(CSViewer)运行的同时,进入开发系统(CSMaker),在开发系统中对工程进行修改,运行系统就会进行相应的改变。

  运行时组态是在运行系统(CSViewer)对已有工程进行修改,添加新的功能,运行时组态已经同时拥有了开发系统(CSMaker)和运行系统(CSViewer)两种功能。

  任何程序的发展都是呈螺旋式上升,都是用算法集合成功能的过程。算法和功能的不断推进让软件产品产生一次又一次的飞跃。zui初我们只是定义了0,1两个子项,逢2进1的算法,即二进制的算法。之后提炼出了二进制加法功能(进而推广出了二进制减法,乘法,除法功能),进而以四则运算的基本算法为基础,提供了开平方,求对数等众多功能。又以基本的数学算法为基础开启新功能的篇章,当功能再次被提炼整理再次升华为理论作为算法又支撑了下一代的功能的繁衍……

  组态软件的也是一样,由软件的以某一个开发平台为基础,经过不断的底部推高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完善的功能。底部的推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对软件底层基本算法的认识理解是无法做出的功能以及提供的服务。


  从软件开发角度上讲组态软件有别于其它类软件的*的两个特征——通用性和代码可重用性。

  首先,组态软件不同于定制软件的zui大区别就是所有功能都是由基本功能“拼凑”而成。很多开发系统(CSMaker)和运行系统(CSViewer)中使用的控件都是基本控件和通用控件。第二个特征更为明显,代码可重用性,而且代码的可重用性与定制软件相比高到无法想像的程度。做一个软件工程,无论代码库有多丰富,要重写一个工程都需要大量编写程序,而组态软件则不同。只需把通用的算法功能写到位,便可以通过图形化的组态完成大量代码编写任务。

  说到通过图形化生成代码,就不得不提到图形化编程。的编程软件都支持把相关的类属性和方法以及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泛化、关联、依赖、聚合)导出成类图,有一些语言可以通过在类图中修改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并生成相关的代码,但是很可惜C++现在虽可以导出成类图,但并不支持回导。

  也就是说,类图可以修改但不能生成相关的代码,这就意味着如果用C++开发的程序短期内很难用*的方法(比如说COM)进行图形化代码生成。如果不使用C++开发组态软件,软件的性能和效率又不能得到保证,这就需要一个推进式的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团队把一个个面向过程的功能抽象一个面向对象的类,再通过一个个面向对象的类的实例组合成一个面向过程的功能,这样周而复始不断的螺旋式上升。

  组态软件的产品线也将随着功能的不断细化而不断丰富,组态软件也不可能再只是单纯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监控,它将会走向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提取、工艺优化等更多领域,我们拭目以待!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