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要求及步骤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要求及步骤

2021年03月10日 11:23:48人气:2767来源:上海米远电气有限公司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要求及步骤

      变压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绝缘性能下降,在严重的局部放电长期作用下,甚至造成击穿。因此,定期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可以检查电力变压器制造、安装、检修质量,提高电力变压运行的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规定了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人员、设备要求、试验方法、接线原理、操作步骤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内容,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力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

  本项作业需要4~6人,负责人应为工程师及以上,具有一定的变压器专业理论知识,对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具有一定经验,参加人应为技术员及以上,具有现场高压试验的经验。

  本项试验需要频率大于100Hz的电源1套,局部放电测试仪1台。试验设备在运输时应捆绑牢固,防止碰撞。

  2.1 试验电源

  试验电源要求背景噪声水平应低于标准被试品规定的视在放电量的50%。

  2.2 局部放电测试仪

  局部放电测试仪的要求:方波发生器内阻应不大于100Ω,上升时间应小于60ns,测量仪器特性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按GB1094.3《电力变压器 第三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第11.4款和附录A及GB7354的规定。

  被试绕组的中性点端子应接地。对于其他的独立绕组如为星形连接应将其中性点端子接地,如为三角形连接应将其一个端子接地。

  一台三相变压器,可按照单相连接的方法逐相将电压加在线端进行试验。

  试验原理接线图按图1-1所示,试验接线完成后检查接线的正确性。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原理接线图

 

图1-1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原理接线图

 

  作业负责人检查试验接线正确,确认试验现场布置好安全围栏并无人后即可开始试验,试验按照图1-2加压程序图进行,在不大于1/3U1的电压下接通电源并增加至U1,持续5min,再增加至U2,保持5s,然后,立即将U2降低到U1,保持30min,当电压再降低到1/3U1下时方可切断电源。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加压程序图

 

图1-2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加压程序图

 

  试验过程中保持对局部放电仪的观察,若出现异常,应停止试验,对试品和被试品进行检查。试验完成后,由试验负责人对试验结果正确性进行初步确认。

  (1) 应在所有的分级绝缘绕组的线端上进行测量。对自耦连接的一对绕组的较高电压和较低电压的线路端子,也应同时用来测量。

  (2) 每个测量端子都应该在线端与地之间施加重复脉冲来校准,这种校准是用来在试验期间对读数的定量。

  (3) 在变压器一个线端上测得的视在电荷量是根据经上述校准后的高的稳态重复脉冲波计算出来的。偶然出现的尖波可以忽略不计。

  (4) 在施加电压的前后,应记录所有测量端子的背景噪声水平。背景噪声水平应低于规定的视在电荷量限值q的一半。

  (5) 在电压升至U2及由U2再降低的过程中,应记录可能出现的起始放电电压和熄灭电压值。

  (6) 在电压U1的*阶段中应读取并记下一个读数。在施加U1的短时间内不要求观测。

  (7) 在电压U2的第二阶段的整个期间内,应连续地观察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局部放电水平。

  (8) 如果在上述局部放电的观测过程中,试验电压不产生突然下降,并在施加电压30min的后29min内,所有测量端子上的视在放电量的连续水平,低于规定的限值,并不表现出明显地、不断地向接近这个极限方向增长的趋势时,则试验为合格。

  (9) 如果在一段试验内,视在电荷量的读数超过规定的限值但之后又低于这个限值,则试验不必中断可连续进行,直到在此后的30min的期间内取得可以接受的读数为止。偶然出现的较高的脉冲可忽略不计。只要不产生击穿并且不出现长时间的特别高的局部放电,则试验是非破坏性的。

  (10) 当测量结果表明局部放电量超过标准规定或被试品有异常放电时,应停止试验,检查测量接线是否存在问题,复测试验电源背景噪声水平是否低干标准对被试品规定的视在放电量的50%,确定异常放电的原因后,重新进行试验。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