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中药蜜丸传统制作方法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中药蜜丸传统制作方法

2010年03月01日 09:17:19人气:566来源:湖南中诚制药机械厂

 

1、制作中药蜜丸的炼蜜方法

  制作中药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方能使用。其目的是除去其中的杂质,蒸发部分水分,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增强粘合力。
炼蜜前应选取无浮沫、死蜂等杂质的蜂蜜,若蜂蜜中含有这类杂质,就须将蜂蜜置锅内,加少量清水(蜜水总量不超过锅的1/3,以防加热时外溢)加热煮沸,再用4号筛滤过,除去浮沫、死蜂等杂质,再入锅内加热,炼至需要的程度即可。蜂蜜就无需滤过这一环节。
炼蜜程度分嫩、中、老三种。这三种程度的确定,过去老一辈的中医是采取眼观、手捻、冷水测试等“看火色”的方法,没有多次的实践是难以掌握准确的。现在加用检测炼蜜温度的方法就容易了。
嫩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05~115℃而得的制品。嫩蜜含水量在20%以上,色泽无明显变化,稍有粘性。适用于粘性较强的药物制丸。
中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16~118℃,满锅内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的制品。炼蜜含水量约为10~13%,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中蜜适用于粘性适中的药物制丸。
老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19~122℃,出现有较大的红棕色气泡时的制品。老蜜含水量仅为4%以下,粘性强,两手指捻之出现白丝,滴入冷水中成边缘清楚的团状。多用于粘性差的矿物或纤维较重的药物制丸。  

2、丸块法系制作大、小蜜丸的传统工艺

在基层单位,非批量生产多采用此法。下面就小蜜丸制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说明如下。
  1 炼蜜不当
炼蜜是丸块法制小蜜丸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根据药物性质、气温高低,把蜜炼的恰到好处,既需要经验,又要细心,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炼蜜偏嫩或偏老的情况。炼蜜偏嫩,在制作丸块、搓条、割丸等工序中,会出现黏腻、黏附器皿、操作台及搓丸板等现象,丸粘表面亦不光洁。要避免上述问题,可先取少量炼蜜与少许药粉混匀(小样丸块),发现炼蜜偏老,亦会给其后的操作带来困难,尤其是冬季,气温低,丸块冷却快,搓条极为困难,此时,可在丸块中加入少量热开水重新混合均匀。

  2 蜜粉比例不当
  即用蜜过多(可称伤蜜)或用蜜不足(习称欠蜜)。伤蜜时制得的丸块塑性好而弹性差,搓成的丸条,分割的丸粒容易变形和粘连,出现伤蜜有时是对药粉用量估计不足,但还是粗心所致。避免伤蜜可采用分次加蜜的方法。若已伤蜜,在没有药粉加时,可酌加适量。出现欠蜜时,不要勉强做下去,可在丸块中添加适量炼蜜重新混匀以求丸块的质量。
   
  3 下蜜温度不当
  一般为粉多趁热下蜜,因炼蜜温度高,流动性好,渗透好,易于丸块的制作。但在有些情况下蜜温不可太高,如处方中有树脂药物,如乳香、没药、血竭等,蜜温过高可使这些药粉溶化,冷却后硬结或块(嫌称骨头)于搓条制丸及吞服均为不利。还有芳香药物亦不可下热蜜,以防有效成分的损失。上述情况下蜜温应当控制在60℃以下为宜。

  4 胶类药物的处理
有些处方胶类药物比例过大,影响制丸。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炒胶珠的方法解决。按照中医治病的要求,以补见长的胶类药物,应烊化服用为宜。因此不能采用逢胶炒珠的办法。此时,可将胶加水溶化并进行适当浓缩,再根据药物的多少,加入适量炼蜜继续热溶,然后与药粉混合。但须注意,加入的炼蜜既不可过量,又不宜偏老。炼蜜偏老加上胶冷却后易凝固,搓条制丸是十分困难的。

  5 草类药物的处理
处方中草类药物过多,粉碎困难和用蜜量大是其弊端。可采用煎煮浓缩取汁的办法来处理这类药物。这样可便于粉碎,也可减少用蜜。

  6 油脂类药物的处理
  此类药物制得的丸块在搓条、割丸时容易打滑,甚至形不成丸粒。此时,可采取临时脱脂法,即将搓好的丸条用湿毛巾盖至2~3min,使丸粒表面的油脂脱去一部分。如处方中油过多,则此法亦不能解决。

  此外,有些处方中含有贵重药物如麝香、牛黄、梅片等,笔者常常取少许合格的药物细粉与炼蜜混合,在丸块即将形成时徐徐撒入贵重药粉,进一步混合均匀,制成合格丸块,再进行搓条制丸。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