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车间生产中,作业指导书(SOP)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它既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也是对质量手册的进一步细化与补充。作业指导书能够很好的用来指导员工进行作业提高生产的质量保证。
作业指导书的用户是操作者,但在很多时候,为了满足工程师或质检经理的审核要求,它被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内容,越来越不被操作者理解。那么如何自检你的作业指导书是不是有效呢?可以着重评估以下几点:
1、是否被作业人员信任
当作业指导书是作业人员作业时被遵循的指导时,这种信任才有可能建立。然而,现实中经常发生的某工程师、经理来到现场,口头对作业人员的操作提出变更要求,而这些要求并没有反映到作业指导书上。如此操作,将会逐渐毁掉员工对作业指导书的信任。
2、是否能被作业人员快速理解
一份好的作业指导书,是需要被作业人员快速理解的。优秀的作业指导书应该尽可能用图片来提供作业指导,仅辅助以少量必要文字。此外,如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或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简写来写作业指导书,那么这种作业指导书在还没发行前就已经失败了。
3、是否可随时被操作人员拿到
作业指导书如果能做到时刻挂在眼前自然是最好。即使做不到,也要在作业人员需要时能被快速拿到。这里的“快速”指的是在几秒钟内。为什么有这样的严格要求呢?因为,如果无法快速拿到,作业人员就可能会去猜测,或问同伴、问组长,而这些答案或许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作业人员去问人而不是看作业指导书,那么将对“信任”产生负面影响。
4、是否与员工培训保持一致
企业一般会为作业人员提供培训,但培训素材未必是写作业指导书的人编写,如果教材的要求、用词跟作业指导书不能保持一致,将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困扰。所以培训与作业指导书应该是统一体系,保持基本的一致性。
为了贴合企业现场车间管理,助力中国智能制造,管家婆工贸PRO把作业指导书加入了方便性更高的移动平板电脑上。企业只需在生产线的工位上安装工业平板(工位机),作业人员扫描派工单二维码,即可查看当前工位工序的作业指导书。既可以减少培训成本,还能对工艺不熟的操作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还支持工艺变动时的实时更新,新的车间工位也能快速获取并查看,省去了生产线更换工单后作业指导书需要人工重新更换的工作量。
上一篇:工控机五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谈地磅在基础土建施工中的注意问题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ARCE2025亚洲机器人大会暨展览会
展会城市:广州市展会时间:202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