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至中国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技术中心落户江苏常熟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至中国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技术中心落户江苏常熟

2022年03月03日 10:34:17人气:132来源:济南美特斯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技术中心落户江苏常熟
 
  中国恒瑞有限公司与常熟国家*产业开发区共同签订协议,终究肯定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企业中国恒瑞有限公司(Hengrui Corporation)与利用科学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下属化学技术研究院(Fraunhofer ICT)共同成立的中国,同时也是亚洲的以汽车轻量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复合材料技术中心(Advanced Composite Technology Center, 以下简称ACTC研发中心, 暂定)落户常熟国家*产业开发区调剂机架下方的调剂螺母。这1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德国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落地中国,将直接把欧洲成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成果,技术人员系统的引进到国内,带领中国复合材料研究及利用迈向新高地。
 
  中国恒瑞有限公司总裁顾勇涛先生(左)与常熟国家*产业开发区局长顾志强先生(右)在佳宾的见证下共同签署落户协议
 
  中国恒瑞有限公司总裁顾勇涛先生(中)常熟市委、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沈1平先生(右3)等佳宾在签约完合影
 
  计划中的ACTC研发中心前期装备总投资1500万欧元,研发及办公总面积超过8,000m2, 预计于2018年正式投入运营,建成后将专注于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领域利用科学技术的系统化研究。早期围绕树脂传递模塑,湿法模压技术,热固预浸料技术,热塑单向带加工技术,热塑和热固型复合材料的注射成型和模压技术等多个领域。通过对新材料,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开发,获得涵盖从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工装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批量化生产到自动化生产设备等在内的多个科研成果和,并第1时间市场化,为汽车企业下降整体的生态使用本钱,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
 
  在专业技术人材引进方面,来自弗劳恩霍夫的德国复合材料领域专家团队将常驻中心,并将设置长时间培训项目,培养大批中国汽车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同时将在范围内甄选优秀的复合材料行业,材料专业和轻量化材料利用领域内的人材来满足未来技术中心所需,而随着技术中心运营的逐步成熟,将逐渐提高中国本土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全国,亚洲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技术中心(效果图)
 
  回归本土,打造开放的轻量化研发平台
 
  研发中心建成后,将顺应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道路,致力于服务中国本土企业,全力打造1个开放的汽车轻量化研发平台。中心将以轻量化领域的专家身份,帮助各大汽车主机厂及零部件供应商系统化地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同时提供轻量化和量产技术和方案,迎接严苛的节能减排时期的到来。
 
  建成后ACTC研发中心将提供包括碳材料片状模压,湿法模压,高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紧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自动铺带成型,快速预浸料,热固型树脂注塑成型工艺等*工艺。中德复合材料专业人材组成的技术团队将根据潜伏国内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工作,同时通过仿真预测产品性能,其实不断的优化、测试来实现终究产品的制造,将实验室技术与实际生产无缝衔接,届时,ACTC研发中心将起到实验试制和工业化制造之间的桥梁作用,并逐渐成为国内轻量化技术工业级别利用的1大支柱。
 
  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在整合资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最近几年来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透彻的解析。未来,中国恒瑞,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和客户将通过ACTC研发中心这个平台,开发合作模式和具体产品,更有效地进行技术,商务沟通交换,从而到达放大产业联动效应,加速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本地化进程的目的。
 
  天时,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
 
  中国政府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规定,到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5.0升/百千米、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千米以下。各大汽车制造企业都意想到,完成这1指标的关键是汽车轻量化,在生产中使用更轻质的零部件和*的材料,并正积极寻觅解决途径。目前,范围内复合材料使用只占车身重量不到10%,到2025年,需要到达18%到20%这1目标,而碳纤维轻量化复合材料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障碍在于快速批量生产技术的缺少和专业利用技能及知识的欠缺。另外,由于实验和生产装备的缺少,国内对碳纤维制品批量生产有兴趣的企业通常需要投入巨资来进行研发和测试工作,而把模具和材料运往国外进行又将严重拖延项目开发时间。
 
  在国际汽车市场,宝马,保时捷等碳纤维车的上市,带动了国际汽车复合材料利用的研究和尝试。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在10年前就开始进行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等方面的研发工作。最近几年来,基于过去的经验,其研发方向趋向于产品设计,仿真技术开发,对客户的真实需求保持高度关注,使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始终处于复合材料利用研究的前沿。研究院与宝马,保时捷等已有多个成功的轻量化部件开发项目,并构成了技术同盟,通过与其它前沿研究单位的联合,打造各地区的智能战略网络,基于热固,热塑,混合材料3条材料开发路径,为行业客户提供整合解决方案。3D打印机体积愈来愈小
 
  中国恒瑞从空客供应商-西班牙卡普勒团体(Carbures Group)引进了现今为*的国际复合材料制品快速量产RMCP技术及装备,团队聚集了国内的熟练掌握复合材料工艺,成型技术的工程人员,具有国内同比强势的自主研发及技术解决能力,今年取得了国内车用碳纤维件量产项目,并正式成为上汽,通用,长安,吉祥等车企的供应商,正在冉冉上升为未来市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企业。
 
  地利,区域产业链逐步成熟
 
  常熟国家*产业开发区位于长江3角洲核心区域,地处中国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黄金交汇处,凭仗其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特点鲜明的产业集群、配套齐全的载体平台和优良高效的管理服务,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快速爬升,屡次被评为江苏省发展速度的开发区之1,连获3届“长3角投资价值开发区”,并被授与“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核心区”、“国家火把汽车零部件特点产业基地”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称号。
 
  最近几年来,常熟国家高新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向并举,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主动承接*产业和项目转移,基本构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设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高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特点产业。 园区内,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正在加速成型。目前,已有大陆汽车,丰田汽车等国内外4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高新区,全面构成了以汽车研发中心为龙头,以园内零部件企业为主体,以高新区物流园为纽带,集汽车整下辖几10家子公司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物流、贸易等1体化的较为*的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而此次ACTC研发中心的建立将实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多方联动,以智能制造打造华东地区复合材料产业园,以领头效应带动现有汽车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
 
  人和, 协同发展势不可挡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恒瑞作为落地中国的合作火伴时,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轻量化研究方向负责人Frank Henning博士对恒瑞的肯定及赞美溢于言表,“中国恒瑞开放,包容、务实的风格,稳健而长远的发展战略,勇于尝试新技术的态度,与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可谓不谋而合。”通过几年的接触磨合,双方就关于如何协同来将现有技术市场化,在复合材料领域切实满足市场的需求达成了共鸣。“此次的合作将是1次共赢之举,我们对进入中国的汽车轻量化市场有着诸多共同的准备,如技术的驱动,专业技能的驱动,人材教育,对客户的需求所持的开放的态度,所以ACTC研发中心的创建势必是1次具有超前性和性的合作”。
 
  中国恒瑞下属全资子公司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落户常熟国家高新区以来,各项准备及平常运营工作都得到了园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此次ACTC研发中心的落户更是企业和政府深度合作的又1次良好实践,对中德双方和园区来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复合材料制品与汽车、工业等产业的结合将进入快速通道,节省技术沟通的本钱,充分提高技术对接效力,使得整车企业和其它客户能够通过与技术中心的项目合作找到解决方案,突破技术瓶颈和局限。
 
  加速创新,下降产品开发本钱,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进中外研发团队间紧密合作与深入理解,ACTC研发中心是中国恒瑞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共同推动复合材料制品走向范围化生产,走向终端客户的*开放平台。作为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开发的研发中心,ACTC研上海–作为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解决方案的者发中心的成立,对带动区域经济辐射效应,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互补具有广泛的鉴戒意义。
 
关键词:打印机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