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闪测仪进行精密测量的过程中,用户只需按下一个按键,仪器就可以根据工件的外观形状,快速进行精准测量。数秒即可完成工件所有几何量值包括,长度、宽度、孔距、间距、圆弧、直径、半径、槽、角度、R角、形位公差等数据,还可以一键自动导出统计分析报告。闪测仪凭借其简单操作,快速测量和强大的智能化设计,弥补了精密测量行业在极速测量技术的空白。
这么神奇的设备总不能是从天而降吧?当然不,它也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孕育出来的。且听我细细讲来。

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David Marr教授建立“计算视觉(Computational Vision)”理论框架以来,图画处理技能和图画传感器获得了快速开展。跟着坐标测量技能的日趋开展与成熟,在以光学比较为根底的光学测量领域里,坐标测量方法的开展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实质性进展。
1977年,美国View Engineering公司发明了一台由电机驱动XYZ轴的RB-1影像测量体系,它是一台操控终端整合了视频检测和软件测量的自动影像测量仪。此外,Mechanical Technology公司的BoiceVista体系则充分学习了坐标测量机的优势,在坐标测量机的测头上集成了一个视频图画测量体系,该体系能够将测量数据与预先编制好的标称尺度和公差进行比较。
这两台仪器通过不同途径借鉴了坐标测量机的坐标测量原理,将被测量物体的图像投影到坐标系中。其测量平台继承了坐标测量机的形式,但其测头与光学投影仪相似。这些仪器的出现开辟了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行业,即影像测量仪行业。上世纪80年代初,影像测量技术有了重要的发展。1981年,ROI公司开发出光学影像测头,可以替代坐标测量机上的接触式探针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从此这个光学配件就成了影像设备的基础部件之一。在80年代中期,市场上又出现了带高放大倍率显微镜目镜的影像测量仪。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CCD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LED照明技术、直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的发展,影像测量仪产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更多的厂商进入到影像测量仪产品市场,共同推进了影像测量仪产品的发展。2000年以后,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关影像测量技术研究的文献也不断出现;国内企业所开发的影像测量仪在生产规模、品种和质量上也不断有所提升和发展。2009年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2476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影像测量仪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它适用于XY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影像测量仪,包括在垂直于平面直角坐标系Z方向上具有定位或测量功能的影像测量仪。
传统的影像仪在进行工件测量时,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对批量检测带来障碍,而且测量软件在进行寻边等操作时,可能会因为人工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误差,降低测量效率。闪测仪就是针对这一难题设计而出的,用户在使用时,将工件平稳放置在平台上,只需按下启动键,仪器会根据工件的外观形状进行自动的几何量测量,极大地简化了批量检测过程。
下一篇:材料试验机注意的因素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