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采集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是非常重视的一项技术。之前对定位的概念熟知的当属GPS(定位系统),还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互联网技术越来约强大,无线网络技术也开始进入定位服务这一领域,RFID技术在定位领域也有非常高的应用,如室内和其他特定区域的定位上,相比有很多的优势。RFID智能定位是一种区域性的定位采集,利用无线射频和低频定位的RFID技术,对人员自动识别和区域性定位,实现对人员管理功能,如:人员考勤、人员查找、人员区域限定、人员统计、视频联动、历史轨迹查询、重点区域管理等等。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可以快速读写、远距离采集,识别精准,所以在智能识别领域受到广泛青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离不开数据的采集传输,RFID技术作为联网核心技术成为重要数据采集来源。
定位系统组成
RFID定位系统主要由定位标签、低频定位器、读写器和定位系统软件等四个重要部分组成。
1、RFID读写器。(也叫阅读器)阅读器分单频、双频两种,单频频率为2.4G,双频频率分为2.4G和125K,阅读器安装在定位区域内,主要是负责数据采集标签发出的信号。
2、定位标签。定位标签为2.4G与125K双频半有源RFID电子标签,定位标签定时向外发送2.4G信号,和接收125K激活信号。标签内置电池,电池可更换,因为标签的功耗较低,所以人员标签的一块电池,正常情况下能用1-3年左右。人员定位标签有腕带式和卡片式,卡片式上可定制功能按键,可用于求救呼叫或位置上报功能。
3、手持式读写器。也叫手持终端,能接收定位标签发出的无线信号,并在自身屏幕是显示出配带标签的人员简单信息。
4、低频定位器。低频定位器天线通过二芯屏蔽线与定位器相连接,激活天线主要安装在出入口区域,辅助进出判断和定位,低频激活天线分为地感式线圈天线和棒状天线两种。
5、网络设备、计算机及服务器。
定位系统软件组成
RFID智能定位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的设计可以把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通过多台服务器共同来完成,避免了单台服务器处理所有的数据带来的运算压力,定位系统软件由四个部分组成。
1、系统核心程序:主要是负责数据的管理和接收数据采集端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对采集端送来的数据进行比对、查询、统计等等。
2、信息采集程序:主要负责采集定位标签的数据,并对标签进行定位计算。
3、展示端程序:负责地图显示,人员位置显示,告警输出等等。
4、后台管理:负责对设备管理,人员与物品跟标签的关联,人员、物品的档案管理,定位区域管理,以及各种查询统计等等。
应用效益
对人员实时监督管理(可实时查看人员位置、人员数量、任何房间人员信息、人员动态变化、人员遇突发事情求助、进入危险区域告警信息等)。主动预警,解决事故发生滞后性问题,将事故发生隐患提前暴露,避免事故发生突然场景再现,物联网技术与现有视频联动可实时查看现场情况,为调配相关人员及时解决突发情况提供依据减轻工作人员管理的工作量,减少人力成本投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对人员的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实时化发展,确保人员安全稳定,为逐步实现“智能化监管”奠定坚实基础。
物联网的蓬勃发展极大提升了传统安防的技术水平,以有源RFID与视频联动的新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锁系统、智能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区域人员定位系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安防产品,已展现出更加*的技术性能和市场适应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上一篇:低温恒温槽应用范围
下一篇:玻璃丝印机油墨调色需要注意的事项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