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了解测定高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的基本原理。
掌握高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方法是对试样施加直流电压,采用智德创新高阻计或检流计测定试样体积电流方向的直流电场
强度和该处电流密度。
直流电场强度与该处电流密度之比,即为体积电阻系数
三、实验原料
高密度聚乙烯圆片 直径100mm 厚度1mm
四、实验设备
屏蔽盒 北京智德创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三电极装置 北京智德创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ZST-212高阻计 北京智德创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五、实验条件
六、实验步骤
1. 将处理好的试样放在电极上装好,调至表面电阻档。
2. 估计材料电阻,调至所估计的档位,对材料充电15s,然后测试读取数值
3. 放电一分钟后,更换为体积点阻档,充电15s,测试读出体积电阻值
4. 按相同方法测试三组试样
七、实验结果
同理得出其它组数据如下表:
八、结果讨论
1、实验表面粗糙程度对实验的影响:
答:表面不平整,会导致电极不能平行排列,电极间不能形成直线的直流电场,产生误差》
2、环境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答:非极性聚合物不存在导电离子,导电载离子来源于杂质,加工中引入的可分解分子,由于热离解和偶合平衡,当温度变化时平衡被打破,会影响实验结果
3、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对材料体积电阻、表面电阻的影响:
答:非极性聚合物没有导电离子,绝缘性能很好,如聚乙烯等;高极性聚合物,可能发生微量本征解离,提供本征的导电离子,如聚酰胺,电阻率在1012~1016Ω·m;共轭高聚物是高分子导电材料,由于共轭效应,电场作用下∏电子可以在共轭体系上定向运动而导电,电阻大幅下降。
结晶、取向使离子导电高聚物电导率下降,因为结晶、取向使分子密堆积,自由体积减小,迁移率下降。聚三氟氯乙烯结晶度从10%到50%,电导率下降100-1000倍。而电子导电聚合物,由于分子密堆砌,有利于电子的传导,电导率随结晶度增加而变大;交联使链段活动性变差自由体积变小,离子电导下降;电子电导由于分子间的桥键而变大。
上一篇:度和稳定性对于电子数粒机的重要性
下一篇:电压击穿试验仪使用安全事项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