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GPS时间服务器在电力SCADA系统中的应用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GPS时间服务器在电力SCADA系统中的应用

2010年07月20日 18:04:33人气:973来源:北京华人开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概述
    
电网调度综合自动化
系统SCADA功能为调度员、集控员提供了各个变电站的实时数据及信息,并可以使他们方便地进行事故重演或历史数据和信息查询。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更多的是网络结构、通讯规约转换、数据存储方式介质和满足SCADA功能的几项性能指标要求,而没有考虑系统全网时钟不同步会造成什么影响。由于系统全网时钟不同步会造成一些较为特殊的故障,如数据和信息丢失、SOE事件信息逻辑混乱、某些工作站死机甚至系统瘫痪,因而为了消除时钟不同步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分析时钟同步在系统中的作用及各种实现方式。
    电网调度综合自动化
系统是实时性很强的系统,它采集各个变电站的实时数据和信息,经过系统软件的处理后,在工作站显示相关数据和信息或存储到历史数据库中。电网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分为厂站端系统和主站端系统,实现全网时钟同步按三部分进行:
   
主站端系统各工作站与主服务器对时;
    
各厂站端系统总控单元与主站端系统对时;
    
各厂站端系统总控单元与各间隔智能单元对时。
    
2. 主站端系统对时

    主站端系统各工作站与主服务器对时的目的,是保证数据发生增加、更改、删除等操作时全网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的不一致和残缺会造成主备系统切换或历史数据进行存储时,不能正确识别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从而造成信息和数据的丢失,甚至会导致系统的瘫痪。由于各工作站和服务器的晶振芯片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由于漏电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时钟不准问题,因而需采取相应的对时方式来实现主站端系统的网络对时,具体如图1、图2所示的方式:
   
主站端系统对时方式一般不采用图1的方式,因为GPS时钟装置一般只提供一个网络接口,另外为了要实现与GPS对时,各服务器、工作站和前置机都需要运行对时进程,从而浪费系统资源。采用图2的对时方式,只需前置机运行对时进程定期与GPS时钟装置进行对时,并定期对服务器和工作站等网络设备广播对时命令,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全系统的对时,因而主站端系统对时方式一般采用图2的方式。数据写入历史库或报表定时打印一般是在整点时刻进行,此时如进行系统对时将会因时间的不一致,而造成数据的丢失或系统故障。基于这个原因,对时周期(单位:分钟)不应为60的整除数如2345等,同时对时周期也不能太长,因而我们建议采用每7分钟系统对时一次。运行情况表明该对时周期能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

    3. 各厂站端系统对时
    
各厂站端系统总控单元与主站端系统对时,及各厂站端系统总控单元与各间隔智能单元对时的目的,是保证各间隔智能单元实时采集的数据信息,在主站系统经过处理后,能正确重演数据或信息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调度员、集控员根据显示的数据和信息,实时掌握电网一次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经济调度、安全调度。
   
有些无人值班变电站厂站端系统安装有GPS时钟装置,因而无须与主站端系统对时。没有安装GPS时钟装置的厂站端系统,通过主站端前置机广播对时命令进行对时,由于无须进行数据处理,所以对时周期可设较长时间如30分钟。

    安装有GPS时钟装置的厂站端系统与各间隔智能单元的对时方式可以如图3、图4所示的方式:
   
3的对时方式采用专门的对时网络,虽然可以提高对时精度,但增加了网络设备,同时增加了间隔智能单元的资源负担。较为常用的对时方式是图4所示,由GPS时钟装置通过总控单元接入网络的方式。总控单元与GPS时钟装置对时后,通过对网络广播对时命令,实现与各间隔智能单元对时,对时周期可以设定为30分钟。

    4.结语
   
上所述,为了防止系统全网时钟不同步造成如数据和信息丢失、SOE事件信息逻辑混乱、某些工作站死机甚至系统瘫痪的故障,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电网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全网时钟同步。实现电网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全网时钟同步的方式,一般采用GPS时钟装置与前置机或总控单元对时后,由前置机或总控单元采用网络广播对时命令的方式实现与各间隔智能单元的对时,采用该种方式需要设定满足运行要求的对时周期。

关键词:SCADA工作站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