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经过前几年的发展起步和消费观念的引导,在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引导下,在2023年迎来发展的快速期,可能有些消费者对锂电池的安全性换存在顾虑。其实电动汽车对锂电池有很多安全性标准的严格试验,作为新产品开发和日常批量抽检,都会做很多心事试验,确保锂电池性能和安全。
如果没通过安全性测试,在路上行驶的车辆相当危险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指标绝不允许妥协。安全性测试标准对于提升动力白池的安全性水平尤为重要。基于上述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梳理,对相应的安全性技术测试标准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目前国内采用的动力由池安全性测试的标准主要包括:GB/T31485-2015 主要考核动力由池单体和模组的安全指标,围绕化学能的防护,给出了一系列滥用情况下的安全要求和检验规范。 GB/T31467侧重干由池包或电池系统级的检验规范。GB/T31467.3-2015主要针对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结合 GB/T31485-2015,构成了从电池单体、模组、到动力电池包和动力电池系统的完整的化学能防护规范。目前,总体上动力电池相关测试标准较国外严格。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就是常用到的标准,看看有哪些项目:
电池单体、电池包或系统测试项目
标准 | 产品 | 测试项目 | 产品 | 测试项目 | 测试项目 |
GB/T 38031-2020 | 电池单体 | 8.1.2 过放电 | 电池包或系统 | 8.2.1 振动 | 8.2.8 温度冲击 |
8.1.3 过充电 | 8.2.2 机械冲击 | 8.2.9 盐雾 | |||
8.1.4 外部短路 | 8.2.3 模拟碰撞 | 8.2.10 高海拔 | |||
8.1.5 加热 | 8.2.4 挤压 | 8.2.11 过温保护 | |||
8.1.6 温度循环 | 8.2.5 是热循环 | 8.2.12 过流保护 | |||
8.1.7 挤压 | 8.2.6 浸水 | 8.2.13 外部短路保护 | |||
/ | 8.2.7.1 外部火烧 | 8.2.14 过充电保护 | |||
/ | 8.2.7.2 热扩散 | 8.2.15 过放电保护 |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