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大规模达几十吨每天,并发展为可以脱氮除磷。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溶解氧 为了实现消化、反硝化,必须在各段滤池中连续测定溶解氧数值,并加以控制调节。在DC、N滤池中的曝阶段需要不断调节溶解氧水平,使溶解氧达到较高水平(2~3mgO2/L)。DN滤池反硝化必须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而在氧的条件下反硝化过程就停止,所以中应使滤池中的溶解氧浓度达到较低水平(约0.2~0.5mgO2/L)。
②滤料更新更换 因曝气生物滤池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滤料会因反洗强度控制不当或磨损等原因而少量流失或损耗,故要定期根据填料损耗程度和处理水质状况进行适量补充,该过程一般集中在每年大修时进行。
③反冲洗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随着的进行,滤料上生长的微生物膜渐渐增厚,在增厚初期,利于去除率的提高;而在增厚到一定程度时,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并开始一定程度的脱落。正常时,微生物膜的厚度一般应控制在300~400μm,此时生物膜新陈代谢能力强,。当膜的厚度过这一范围时:
a.氧的传递速率减小,微生物吸收的氧量过低,影响微生物的增殖,生物膜活性变差,同时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结果使去除能力降低,出水水质变坏;
b.传质速度减缓,使微生物吸收机物浓度过低,造成营养不足。此外,进水中的颗粒物质被截留在滤池的滤料空隙中,同时,过量生长的微生物也聚集在生物曝滤池表面和填料的空隙中。随着处理过程的持续,填料的空隙率减小,这时曝气生物滤池的加大了滤池的水头损失,后总的水头损失可能达到或接近使设计流量通过生物曝滤池所必需的水头,或出现颗粒穿透。在这种情况下,曝气生物滤池应立即停止并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是维持曝气生物滤池功能的关键,其基本要求是:在较短的反冲洗时间内,使填料得到适度的清洗,恢复滤料上微生物膜的活性,并将滤料截留的悬浮物和老化脱落的微生物膜通过反冲洗而出池外。反冲洗的质量对出水水质、工作周期、状况的影响很大。
反冲洗程序为:先单独用空进行反冲洗,然后采用水联合反冲洗,停止清洗30s,后用水清洗。在进水管、出水管、反冲洗水管和空管道上均安装自动阀门,并通过微机对整个反冲洗过程进行自动程序控制。
上一篇:聊聊脉冲集尘器的结构与优势
下一篇:集中输送系统工艺环节包含哪些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