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空气源热泵而言,除了具有种种优点之外,仍存在很多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受室外气候条件变化影响较大,随着室外环境的恶化而恶化。
,空气源热泵机组样本(或铭牌)上给出的冬季制热量能效比(不加说明),一般指标准工况(名义工况)下的制热量、能效比(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冷热水热泵机组名义工况的制冷性能系数额定制冷量>50kW,COP不应低于2.6。
标准工况能效比测试数据:1、以上热水工况参数在环境温度20℃,水温从15℃升到55℃测定。2、制冷工况参数在进水温度12℃,出水温度7℃,室外环境温度35℃测定。3、制热工况参数在进水温度40℃,出水因此,在夏热冬冷地区,由于低温热泵冬季供热时的室外空气温度可达-20℃,但现有空气源热泵机组样本(或铭牌)上给出的冬季制热量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冬季当环境温度低于-10℃,在实际运行时,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运行制热量存在衰减,引起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运行制热量衰减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1、当室外温度低于7℃时,一方面室外侧换热器表面结霜会增大换热热阻,减小单位时间内的换热量;另一方面,为了除去盘管上的霜层,机组不得不作周期性的短暂换向运行,由制热工况改为制冷工况。这必然导致机组实际制热运行时间的减少,从而影响向室内提供的热量。这一部分热量衰减得比较有限,大致为5%~7%,而且机组多在空气温度-5~7℃时出现结霜。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由于空气中含湿量的减小,结霜的概率不增反降。
2、简单的说,由于室外温度的降低,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工作时吸取的是室外空气中的热量,提升后把它传递给用户侧的水,显而易见,气温越低,越不容易吸取和提升,效率就越低。直接导致热泵机组制热量的降低。
如何确保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低温下的效率问题:
1、实际上制热量能效比是随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变化的。如果选择空气源热泵机组单台制热量时,应参照当地的冬季气象资料,查当地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相适应制热量,并计算出能效比,避免由于冬季低温下的效率达不到制热量效果。
2、空气源热泵结霜、化霜问题的研究。由于空气源热泵冬季采用空气作为热源,所以,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其蒸发温度也随之降低,蒸发器表面温度随之下降,甚至低于0℃。此时,当室外空气在流经蒸发器被冷却时,其所含的水分就会析出并依附于蒸发器表面形成霜层,结霜对热泵是极其不利的。随着霜层的形成,蒸发器传热热阻增加,蒸发温度下降,机组的性能下降,工况恶化,制热量也将下降,这将严重影响压缩机以及热泵整体的性能,同时,除霜带来的额外费用还将降低空气源热泵的经济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空气源热泵在寒冷、潮湿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的原因。所以说,除霜机理、化霜方法一直是空气源热泵研究与应用中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
另外,如何对机组本身进行优化设计,减少结霜,如何采用更好的除霜方式来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运行效率,节约机组的费用,这些都仍值得探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