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制冷与制热技术解析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制冷与制热技术解析

2024年12月18日 16:44:13人气:190来源: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在众多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及质量检测环节中,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的制冷与制热技术对于维持箱内精确且稳定的温度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制冷与制热技术各有优劣,其合理运用与组合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温度控制需求,无论是低温冷藏、高温老化测试还是精确的恒温实验,都离不开这些技术的支持。

二、制冷技术

(一)压缩式制冷


  1. 工作原理:压缩式制冷是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冷技术之一。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核心部件构成。首先,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此过程中制冷剂的内能增加,温度大幅升高。随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界空气或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热量被传递出去,制冷剂逐渐冷却并液化,形成高压液态制冷剂。接着,高压液态制冷剂流经膨胀阀,膨胀阀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使制冷剂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转化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迅速蒸发,吸收周围环境(即试验箱内)的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使箱内温度降低。

  2. 特点与应用场景:压缩式制冷技术具有制冷效率高、制冷量大、技术成熟等显著优点。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试验箱内的温度降低到设定的低温值,适用于对制冷速度和制冷量有较高要求的场景,如电子元件的低温性能测试、生物样本的快速冷冻保存等。然而,压缩式制冷系统结构相对复杂,包含运动部件,因此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且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在一些对噪音控制要求严格的实验室环境中,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隔音措施。

(二)吸收式制冷


  1. 工作原理:吸收式制冷系统利用溶液对制冷剂的吸收和解吸特性来实现制冷循环。通常采用氨 - 水或溴化锂 - 水作为工质对。以溴化锂 - 水吸收式制冷为例,在发生器中,通过外部热源(如蒸汽、热水或燃气等)加热溴化锂浓溶液,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成为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却并冷凝成液态水,此过程与压缩式制冷的冷凝器作用相似。液态水经过节流装置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产生制冷效果。而发生器中由于水分被蒸发,溴化锂溶液浓度变高,流入吸收器。在吸收器中,浓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水蒸气,浓度降低后又被泵回发生器,如此循环往复。

  2. 特点与应用场景:吸收式制冷的大优势在于其可利用低品位热能作为动力源,如工业余热、太阳能等,具有良好的能源综合利用性和环保性。在有稳定余热资源或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采用吸收式制冷的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能够降低运行成本并减少对传统电力能源的依赖。但该技术的制冷效率相对较低,设备体积较大,初投资成本较高,因此一般适用于对制冷量需求较大且能源供应条件特殊的场合,如大型工业制冷与恒温控制联合系统、利用太阳能的偏远地区实验室等。

(三)半导体制冷


  1. 工作原理:半导体制冷基于帕尔贴效应,当直流电流通过由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如 P 型和 N 型半导体)组成的电偶时,电偶的一端会吸热,另一端会放热,从而产生温差。在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中,将多个这样的半导体电偶串联或并联起来形成制冷模块。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调节制冷量和制冷方向。当电流从 N 型半导体流向 P 型半导体时,电偶的冷端吸收试验箱内的热量,实现制冷;当电流反向时,冷端变为热端,可用于制热或除霜等功能。

  2. 特点与应用场景:半导体制冷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体积小、操作方便等优点,并且能够实现快速的制冷与制热切换,温度控制精度较高,可精确到 ±0.1℃以内。这使得它在一些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高、空间有限且对噪音要求严格的小型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中得到应用,如高精度光学仪器的恒温测试、小型生物芯片的实验设备等。然而,半导体制冷的制冷效率较低,能耗相对较高,制冷量有限,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制冷或对制冷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三、制热技术

(一)电阻加热


  1. 工作原理:电阻加热是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常用的制热方式之一。它通过电流流过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加热元件(如电阻丝、陶瓷加热片等),根据焦耳定律,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即 Q = I²Rt(其中 Q 为热量,I 为电流,R 为电阻,t 为时间)。这些热量被传递到试验箱内的空气中,使箱内温度升高。通过调节加热元件的通电电流大小或通电时间,就可以控制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对箱内温度的精确调控。

  2. 特点与应用场景:电阻加热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热速度快、控制精度较高等优点。在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中,它能够快速响应控制系统的指令,将箱内温度升高到设定值,适用于需要快速升温的实验或测试场景,如一些材料的高温热处理实验、电子元件的高温老化测试等。但电阻加热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低,大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同时,也有部分电能以热辐射等形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运行成本。

(二)热泵制热


  1. 工作原理:热泵制热是一种高效的制热技术,其原理基于逆卡诺循环。热泵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与压缩式制冷系统的部件相同,但工作流程相反。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然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向试验箱内的空气放热,使空气温度升高,制冷剂自身冷却并液化。液化后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环境(如大气、地下水等低温热源)的热量而蒸发,形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从低温热源向试验箱内的热量转移,达到制热的目的。

  2. 特点与应用场景:热泵制热的大优势在于其高效节能,其制热效率通常可以达到电阻加热的 2 - 3 倍以上,因为它不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是利用了外界环境中的热量进行转移。在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中,尤其适用于需要在较宽温度范围内进行恒温控制且对节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如一些对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生物医学实验、长期运行的材料性能测试等。然而,热泵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初投资成本较高,且在低温环境下(如外界温度低于 - 10℃),其制热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采取辅助加热或特殊的技术措施来保证稳定的制热效果。

四、制冷与制热技术的综合应用与优化


在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中,为了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和高效的运行,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制冷与制热技术,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一些大型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中,可能采用压缩式制冷技术来满足快速降温及较大制冷量的需求,同时结合热泵制热技术在升温阶段实现高效节能。在温度控制过程中,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箱内温度的实时变化情况,合理切换制冷与制热模式,精确调节制冷量与加热量,使箱内温度始终稳定在设定的恒温范围内。此外,还可以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快速切换特性,在温度接近设定值时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对制冷与制热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如调整压缩机的排量、膨胀阀的开度、加热元件的功率等,以达到最佳的温度控制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五、结论


智能恒温测试试验箱的制冷与制热技术多种多样,每种技术都有其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在实际设计与应用中,需要根据试验箱的具体功能要求、温度范围、制冷量与制热量需求、能源供应条件以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制冷与制热技术,并通过优化组合与智能控制,实现试验箱内温度的精准调控,为各行业的科学研究、产品测试与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恒温环境,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