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养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及优点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及优点

2025年01月15日 15:35:00人气:71来源:山东明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养殖污水一般为屠宰动物后产生的含油、含毛的脂肪污水,污水含有各类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如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洗下的油类等。这种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组分,其pH值一般比碱脱脂污水低,洗下的油多呈乳化状态,油污多时也浮于表面。而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可将日常产生的污水收集后通入一体化设备中经过几步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节省了用料,又降低了设备和工程成本。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即处理水量较土建工程和组合式污水处理小,适应于中小水量的养殖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
 
  1. 初级处理:将养殖场污水经过格栅除渣,去除大颗粒杂质和固体废物,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次级处理: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将养殖场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以减少有机物的浓度。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通过增加曝气设备,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加速有机物的降解。
 
  3. 深度处理:采用生物膜处理工艺,进一步降解养殖场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去除氨氮和硫化物。生物膜处理过程中,通过在填料上生长的生物膜,将有机物和有害物质附着在生物膜上,通过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降解和去除。
 
  4. 三级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进一步去除养殖场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提高出水质量。活性炭通过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将有机物和异味物质吸附在其表面,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638132794846528643364.jpg
  5. 种养结合
 
  种养结合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机物作为加工机肥的基础,为种植业提供机肥来源,同时种植业产生的作物又能够给畜禽养殖提供食源的一种循环发展,是提倡的四种发展之一。 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是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效途径,但是他也需要大量与之配套的的土地作为支撑,就目前状况家庭农场是为符合种养结合的。
 
  6. 清洁回用
 
  清洁回用是以综合利用和提高资源化利用率为出发点,通过在养殖场高度集成节水的粪便收集方式(采用机械干清粪、高压冲洗等严格控制用水,减少用水量)、遮雨防渗的粪便输送储存方式(场内实行雨污分流,粪水密闭防渗运输)、粪便固液分离、液态粪水深度处理后回用和固体干粪资源化利用(堆肥、牛床或发酵床垫料,栽培基质、蘑菇种植、蚯蚓和蝇蛆养殖、碳棒燃料等)等处理利用方式,且符合资源化、减量化、害化原则的粪便资源化利用。 清洁回用的征就是干粪和粪水经过处理后被回用。整个工艺流程环节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高,每个环节都要能够稳定,才能实现回用目标。在选用具体工艺时,应该根据养殖场的养殖种类、养殖规模、粪便收集方式、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水去向等因素,确定工艺路线及处理目标,并应充分考虑畜禽养殖废水的殊性,在实现综合利用的前提下,低的处理工艺,并慎重选用物化处理工艺。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