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辆需要智慧监管
2020年2月,山东省青岛市印发《青岛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行业专用规范》,明确车辆规格、外观、标识及作业要求,同时构建智慧建筑垃圾监管平台,通过卫星定位和卸载感应实现全过程监管。
要实现建筑垃圾车辆的监管,除了制度规范,还需要搭建一个与车辆配套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监管平台。该平台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够对车辆车载终端信号进行接入监测,实现新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智能化、精细化管控。青岛市建筑垃圾运输智慧监管平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青岛市建筑垃圾运输智慧监管平台深度结合业务应用场景,整体平台的功能构架(如可疑工地及卸点分析、电子围栏限行等功能模块)都是为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而精心设置的。
智慧监管实现闭环管控
目前,经过3个月的运行,青岛市建筑垃圾运输智慧监管平台已纳入全市256处工地、192处回填消纳点(含资源利用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平台上线以来,实现了车辆精准定位、人车身份识别、驾驶行为分析、驾驶安全辅助预警、车厢密闭识别等应用,新型智能车辆违规及事故率大幅下降。这些数据标志着青岛建筑垃圾运输正式迈入了智慧监管时代,多方共赢的效益初步显现。
搭建青岛市智慧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对智慧建筑垃圾业务全过程实现从工地、运输、消纳到处置、回收再利用的闭环管控,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造系统互联互通。该平台还沉淀了渣土、工地、消纳场、运输车辆、驾驶员、车队公司等城市管理大数据,通过数据确权后可进行数据资产交易,便于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中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挖掘数据价值。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将获得里程统计、运力分析、成本核算、安全监测等降本增效功能,助推企业从消极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
平台研发者联合上下游企业和服务商,全面整合车辆流通、售后服务、金融保险、油品耗材等业务场景,打造以车联网和汽车后市场为核心的新产业生态体系。青岛市智慧建筑垃圾监管平台的建设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作业中的撒漏、随地乱倒、私自等现象,提高了车辆合规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保护现有耕地、河道、地表和地下水、大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平台升级助推产业共赢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搭建智慧城市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只是建筑垃圾管理中的步。未来,青岛市还将持续进行平台功能的升级,依托的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将“车、端、管、云”等关键要素有机联系在一起。
从管理角度讲,实现车辆的智能化、精细化管控,将由过往的“人盯车防”战术转换为高效精准科技管控,提升监管效能。从企业运营方面讲,企业端平台可纠正不规范作业行为,解决管理人员缺乏等难题,从而有效降低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从产业发展讲,平台将持续发掘数据应用,融合车辆生产商、经销商、客户各方资源,助力各方互联融通,既帮助拉长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又推动车辆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使得行业各种要素资源高效共享,实现产业共赢。
下一篇:扬尘监控系统应用的流程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