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提升泵站的结构通常为密闭式,分为双泵或单泵,地面自由安装。泵站的外部泵箱材质通常为PE (聚乙烯),耐腐蚀性优于不锈钢水箱。泵箱由模具一次成型,形成密闭结构,无任何焊缝,运行安全可靠,无泄漏和异味。一体化提升泵站的设计技术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泵的技术限制
泵是一体化提升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泵站的整体运行。泵的技术限制主要体现在功率、发热等方面。与国外泵相比,国内泵在相同条件下功率偏大,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且发热量较大,降低了泵的寿命。此外,转速较高时,泵的噪音也相对较大,因此降噪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强。
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一体化提升泵站的控制系统相当于泵站的大脑,负责协调泵站内各部件的工作。控制系统需要具备物联网远程监控和手机APP功能,以便于远程管理和维护。建立监控中心,集中管理所辖各种泵站,也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可靠性、实时性和易用性,以确保泵站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筒体材质的选择
泵站的筒体材质对其性能和成本有重要影响。虽然国内已经能够生产泵站所需的多种材质,但成本相对较高。一体化提升泵站的简体通常采用纤维玻璃钢(GRP)制成,通过微电脑控制连续缠绕一次性成型, 确保厚度均匀并达到设计要求。这种材质具有坚固耐腐、持久耐用等特点,但也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和技术可行性。
工程周期和成本控制
一体化提升泵站的设计需要考虑工程周期和成本控制。由于一体化泵站通常是预制的,因此在工厂内完成各部件的安装调试,现场只需整体定位放置、埋葬,大大缩短了安装调试时间。此外,一体化泵站相比传统混凝土泵站可以节省20%一30%的成本,且占地面积小,这些都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控制系统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