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2025年04月30日 16:36:47人气:24来源: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背景与挑战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通信行业作为高能耗领域,亟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精细化能耗管理。河南联通作为区域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运营商,其全省通信机房规模庞大,包含26个数据中心、37个核心机房、232个汇聚机房及3218个接入机房,传统能耗监测模式面临三大挑战:

 

  1. 覆盖不全:老旧基站机房缺乏统一监测设备,汇聚、接入层机房能耗数据盲区多;

     

  2. 传输低效:部分机房依赖人工抄表或孤立采集系统,数据实时性与准确性不足;

     

  3. 管理粗放:缺乏多层级能效分析平台,难以支撑节能优化决策。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二、整体规划:构建“端-边-云”一体化能效监测架构
河南联通以“全量覆盖、分级管控、智慧赋能”为目标,打造覆盖全省四类机房的能耗监测体系,具体架构如下:

 

  • 终端层:部署智能电表(交/直流)、霍尔传感器、互感器等设备,精准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等实时数据;

  •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  

  • 传输层:通过RS485集线器、串口服务器及工业交换机,将分散数据汇聚为标准化协议流,改造现网传输链路为专线通道,保障数据稳定性;

  •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  

  • 平台层:构建省级能效管理云平台,集成协议解析、数据分析、可视化看板功能,实现“核心-汇聚-接入”三级能效画像。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三、实施路径:存量改造与新建部署双轨并行

  1. 存量机房改造:利旧与创新结合

    • 对现网基站机房进行设备评估,复用可用智能电表,通过布放光纤、新增交换机升级传输链路;

    • 针对非标协议设备,部署协议解析网关,统一转换为Modbus TCP/IP等标准接口,实现数据无缝对接。

    •  

  2. 新建机房交钥匙工程:标准化快速落地

    • 按统一规范部署智能电表箱、传感器及传输设备,确保“接入即上线”;

    • 采用模块化布线设计,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后期运维复杂度。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构建:从全场景覆盖到智慧化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施工现场

 

四、技术亮点与核心价值

  1. 技术突破

    • 智能协议解析引擎:兼容DL/T645、IEC 104等20余种通信协议,破解多厂商设备互联难题;

    • 多级级联组网:通过环形以太网拓扑设计,实现汇聚机房对下属接入机房的“一拖N”高效管理;

    • AI能效诊断:平台内置负荷预测、异常用电告警模型,自动生成机房PUE优化建议。

    •  

  2. 应用价值

    • 全量覆盖:全省四类机房100%纳入监测,年采集数据量超10亿条;

    • 节能降本:通过动态调优,预计单机房年均节电率达8%-12%;

    • 管理提效:告警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运维成本降低30%。

    •  

五、未来展望:从监测到智慧能源生态
河南联通计划进一步打造“能耗监测-智能调度-绿电交易”闭环体系。例如,通过机房负荷与区域光伏发电的联动调度,推动清洁能源消纳;结合碳足迹追踪功能,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绿色转型样板。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