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雷达液位计频率是确保高黏度液体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以下从频率与介质特性的匹配、不同频率的适用场景、选型核心参数及典型案例等维度展开分析,帮助用户科学决策:
一、频率与介质特性的匹配原则
雷达液位计的频率(24GHz/26GHz/80GHz)直接影响信号穿透性、反射强度及抗干扰能力,需根据介质黏度、介电常数、罐体工况综合选择:
频率类型信号特性适用介质典型场景
低频(6GHz)波长长(5cm),穿透性强,抗黏附干扰高黏度(黏度>5000mPa·s)、含固体颗粒介质沥青、糖浆、树脂储罐
中频(24/26GHz)波长适中(1.2cm),平衡穿透与反射精度常规黏度(黏度100-5000mPa·s)液体原油、润滑油、化工中间体储罐
高频(80GHz)波长短(3.75mm),聚焦性强,抗多径干扰低黏度(黏度<100mPa·s)、纯净液体酒精、溶剂、轻质油储罐
核心逻辑:
高黏度介质优先低频:黏度增加导致液面不平整(波浪、挂壁),低频信号穿透性强,可减少黏附层对反射信号的衰减。
低介电常数介质需高频:若介质介电常数<3(如甲苯、液化气),高频信号聚焦性可提升反射强度,但需配合导波管使用。
结论:
选择雷达液位计频率需综合考虑介质黏度、介电常数、罐体尺寸及工况复杂度,通过参数匹配与算法优化实现测量。高黏度液体优先低频雷达+导波管,低黏度液体选择高频雷达+快速响应算法,中黏度液体采用中频雷达+动态滤波,兼顾成本与性能。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