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背景
自2012年以来,我国机场运输规模出现了显著增长,
旅客运输量:从2012年的3.19亿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6.6亿人次(注:为剔除疫情影响,此处采取疫情前2019年的数据,下同),实现翻倍;
货邮运输量:从2012年的545万吨,上升至2019年的753.14万吨,增长38.19%;
机场的起降架次:从2012年的660.3万架次,增长至2019年的1166.05万架次,增长76.59%。
截至2021年末,我国共有在运营的机场248座。
投资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额从2012年的712.2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222.47亿元,增长71.65%。
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2021年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2年6月,局副局长董志毅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这十年来,新建、迁建运输机场共82个,新增航线3000余条,2019年(即疫情前)运输的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都超过了2012年的两倍,货邮运输量为2012年的1.3倍,航班正常率较2012年提升了13.17个百分点,网络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
日前局印发《“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阐明发展思路,明确主要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完善保障措施。
该规划提出,在2021-2025年间,我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整体分为两大阶段:2021-2022年的“恢复期和积蓄期”以及2023-2025年的“增长期和释放期”。届时我国民用机场规划建成数量达到320座,但也仅是接近美国民用运输机场的60%。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加快高质量发展,提出《四型机场建设导则》用于指导国内各机场开展四型机场建设。
二、机场供配电系统
机场供配电系统
特点:供配电所数量多,负荷大且重要等级高,占地面积大,可结合新能源发电。
痛点:供电区域大、线路长、负荷种类复杂,各系统功能单一,使用维护复杂,集中监控室内数据实时性差。
需设计一套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供工作效率、避免人为事故发生、有序保证机场可靠运行的供配电系统监控及智慧能源运维管理平台。
三、机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系统图
四、机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功能
4.1 可靠供电
全范围监控(变配电)
机场中心变电站、航站楼变电所、航管楼变电所、地面交通区变电所
10/0.4kV系统监控
10kV进线、馈线、母联、 PT回路;
0.4kV进线、出线、电容补偿、柴发、EPS、UPS
变压器监测
监测变压器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负荷率、三相绕组温度、三相不平衡等数据
电能质量监测及治理
电压电流稳态监测、电压暂态监测、电压瞬变
无功补偿、谐波治理
事件报警处理
四级报警分级:预警/一般/重要/紧急
报警分析
分布式光伏
光伏发电、低压并网、自发自用
4.2 用能安全
电气火灾监测
监测配电系统回路的漏电电流和线缆温度,实现对高速公路电气安全预警。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
根据预先设置的应急预案快速启动疏散方案引导人员疏散。系统接入消防应急照明指示系统数据,通过平面图显示疏散指示灯具工作状态和异常情况。
消防设备电源监测
监测消防设备的工作电源是否正常,保障在发生火灾时消防设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环境监控
气体、烟感、水浸、红外双鉴、视频、气候、视频监测风机/空调/水泵控制、声光报警
4.3降低能耗
能耗分析
机场能耗数据化、数据可视化、节能指标化
分类、分项、分区域分析管理
智能照明控制
航站楼:站前广场、站内服务区、管廊与逃生通道
停车区:就地控制集中管理、照度控制
4.4 高效运维
设备管理
电子档案资料、设备状态监测、灵活分组分类、巡检条目自定义、二维码绑定维护、设备老化分析报告
设备维护
在用户维护设备的质保期与安装时间后对设备是否超长时间运行与过期运行进行检测,提醒用户及时查看或更换相应设备,并提示维修或更换建议。
运维派单
流程化运维巡检、自动发布任务、巡检节点跟踪、缺陷处理跟进、报警联动消警、平台、APP通知
专家报告
月度报告、内容可在线编辑、定期邮箱发送、变电所环境监控、数据分析与评估、整改建议参考
4.5 有序运营
交/直流充电桩
多运营商管理、多种充电方式、告警信息推送、充电设施监控、运营分析统计、收益分摊、变压器监控
预付费管理
电费、水费预付费管理
微信、支付宝支付
恶性负载识别
财务报表
五、平台特点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