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EoPDH转换器的优势与应用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EoPDH转换器的优势与应用

2010年10月11日 10:10:35人气:1275来源:

1 引言

  由于以太网技术的成熟和低成本优势,以太网接入方式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zui早的客户采用以太网到E1的转换器,占用某几个64kbit/s的时隙,而后逐步扩展到整个E1,速率达到2.048Mbit/s。随着图像等业务的引入,单E1已经不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因此将多个E1捆绑后承载以太网的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这种反向复用技术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客户的关注。由于标准的相对滞后,有多个厂家先后推出了类似的产品。虽然增加了以太网在广域网上的传输手段,但由于制式不一,在使用和维护方面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2 EoPDH的产生

  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ETH至E1转换器绝大多数依然采用高速数据链路协议(HDLC)作为封装方式,而封装后的数据帧如何分配到各E1通道上等具体的处理过程则由各厂商自己定义,这就给不同厂商设备的互联制造了障碍。同时,由于在封装方式、链路调整机制、延时差等问题上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要求,使业务传输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符合电联标准的EoPDH应运而生,并通过如下标准对EoPDH的细节进行了规范:G.7041定义了封装格式(GFP-F);G.7042定义了虚级联(VCAT)及链路容量调整规范(LCAS);G.7043和G.8040定义了VCAT&LCAS到E1的映射方式;以太网接口要求符合IEEE 802.3标准的规定;E1接口要求符合G.703,G.704,G.823标准的规定。通过以上标准,使不同厂商的转换器互通成为了可能,同时通过对级联方式、容量调整、映射方式、E1间延时差等问题的具体定义,使业务的传输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3 RAYCOM的EoPDH芯片特点及应用模式

  基于以上标准,北京润光泰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AYCOM CO.,LTD.)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开发出了RC6105(1VCG 5E1),RC6116(1VCG 16E1),RC6621F(6VCG 21E1)等一系列EoPDH ASIC芯片, 为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3.1 RAYCOM的EoPDH芯片特点

  RAYCOM的EoPDH芯片族为广大设备制造商的转换器互通及业务质量保障提供了更加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芯片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同时,RAYCOM的EoPDH芯片还具有如下特点:

图1 RC6116芯片功能框图


  (1)提供了基于OAM帧的管理。

  (2)提供了*网管通道:即基于E1中SA比特的三种类型的网管通道,使配置和应用更加灵活。

  (3)通过对寄存器进行优化,使设置操作简单,方便对芯片设计的理解和软件开发。

  (4)E1链路延时差可达224ms。

  (5)默认配置即可互通,方便设备制造商进行板级调试。

  (6)与FPGA方案相比,ASIC方案具有电源种类少、功耗小、可靠性高等特点。

  3.2 应用模式

  应用该方案的设备厂商均通过了中国移动在2009年进行的协议转换器入围测试。同时,RAYCOM的EoPDH解决方案也帮助众多的设备制造商在国内外的其它招标中取得了优异的测试评分。在实际组网过程中,该方案的应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点对点应用(见图2)

图2 EoPDH 点对点应用


  通过1-16路E1传输以太网信号,穿越传输网,实现点对点的以太网业务互通。

  (2)星型组网

  如图3所示,通过润光泰力自主研发的RC6621F(6VCG 21E1 GFP)和RC7240F(16MII 16E1 HDLC)实现了对客户端EoPDH转换器及传统HDLC转换器(RC7222)的汇聚。尤其是在RC6621F和RC7240F的应用方案中加入了RAYCOM的单芯片SDH解决方案RC7880(STM-1×2,24E1,STB×2,内置时钟及CDR,内嵌DCN×2)构建的局端汇聚芯片组解决方案,使设备制造商在局端可以构建出汇聚比高、体积小、功耗低、节省局方路由器端口、省去大量E1电缆的新型汇聚型设备,一经推出即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图3 EoPDH 星型组网应用


  4 结束语

  通过在接入网ASIC领域不断耕耘的10年,RAYCOM不但开发了完善的Converter,PDH,SDH,EOP和EOS等产品系列,还可以提供全套的MSAP芯片组解决方案。我们期望通过提供完善的参考设计和贴心的服务,能够协助广大的设备制造商更快更好地进行方案设计。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