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中国晶体管和二极管制造厂商正在良性快速成长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中国晶体管和二极管制造厂商正在良性快速成长

2010年11月29日 17:28:32人气:1446来源:上海九礼川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晶体管和二极管制造厂商正在良性快速成长

上网时间:2005年11月01日  作者:余敏  已有 3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来评论

 

 

关键字: 晶体管  二极管  整流器 

尽管单芯片元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中所采用,但分立半导体仍在快速持续增长。来自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分立半导体的产量较2003年增长了30%。受消费电子、IT和电信产业的需求推动,CSIA预计2005年大陆晶体管和二极管总体产量将增长20%,销售额也将增长20%。

 

目前,大陆制造商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在积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研发和生产方向,并显现出四大发展特点:首先,增长的需求成为厂商不断扩大产能的主要动力;其次,越来越多厂商正在向中市场转移,以获取较*;第三,厂商已开始采取自己生产晶圆等原材料或本地化采购的方式降低成本;第四,产品正向符合环保法规和欧盟RoHS指令的类型过渡。

 

制造能力大幅攀升

 

目前,大陆厂商生产的分立半导体主要有二极管、晶体管、FET和MOSFET、半导体闸流管。其中,晶体管和二极管生产商约有130家,大多是私营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也有许多企业在广东、四川和其它省份建立了生产基地。绝大部分厂商计划在2005年大幅提高产能,产能增幅平均达到20%。同时,为了改善产品质量,厂商也在对生产设施和测试流程进行升级和改造。

 

乐山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LRC)去年的产能已达到190亿只晶体管和二极管,该公司计划将位于四川的五家工厂的产能提高30%左右,并计划投资约1100万美元从日本、瑞士和美国采购设备,为子公司乐山-菲尼克斯半导体有限公司(LPS)引入两条新的四代生产线,产能提高10~20%。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江阴工厂占地12万平米,有2800名工人,2004年生产了110亿只晶体管和二极管。该公司还投资966万美元兴建一个5万平米的新工厂,将于今年一季度投产。江苏长电计划2005年保持*的产能利用率,目标年产130亿只器件。

 

宁波明昕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Mingxin)早在去年为新设备投资600万美元,以实现在2005年提高产能30%。目前,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为90%以上。

 

常州新区佳讯电子器材有限公司(Giantion)也在去年完成了产能扩张项目,产能达到40亿只,但由于产能利用率不足仅生产了28亿只。该公司计划今年将产能利用率提高到*,特别是增加高功率和高电压肖特基二极管的生产。

 

广东粤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Yuejing)也在扩大产能。该公司去年在广东购买了一处面积为7万平米的地产,计划利用1600万美元兴建全新的SMD器件生产与研发设施,预计年产能将从48亿只提高到100亿只。

 

常州银河电器有限公司(Galaxy)也投资121万美元兴建了一家1万平米的新厂,计划于9月开始投产。新厂建成后,银河电器的月产能将从3.6亿只提高到4.5亿只。优先半导体有限公司(Excel Semiconductor)也计划在苏州工业园区再建一个1万平米的工厂,新厂将主要生产SMD二极管。该公司计划2005年生产180亿只分立元件,比2004年增长25%。

 

研发向中转移

 

大陆厂商大多专注于低端和标准的晶体管和二极管生产,随着厂商不断扩大产能,供应逐渐超过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大陆厂商看到中市场具有赚取较*的潜力。一方面厂商的研发重点更专注于应用范围较广的小尺寸、贴片式、多功能产品,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已调整未来的研发方向,更加注重面向中应用的市场。

 

终端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趋势有力地促进着对于更加紧凑的二极管的需求。因而,多数厂商都在开发采用SMA、SMB、SMC、MELF、mini-MELF和SOD封装的产品。另外,在过去几年里,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对于大陆生产的整流器需求也不断增长,节能型照明系统的产量稳步提高,也在刺激大陆的整流管制造业的增长。浪涌电阻较大的整流管,以及静电整流管比其它类型的产品更受欢迎。这些产品主要用于SRS双气囊和车内巡航控制以及导航系统。

 

乐山无线电目前与美国的无晶圆厂芯片公司合作,开发小型封装并具有复杂IC功能的晶体管产品。产品包括表面贴装的SOT-23、SOT-723、SOD-323,以及SC-59、SC-88、SC-88A和SC-8?晶体管及二极管。

 

扬州扬杰电子有限公司(Yangjie)在重点开发用于汽车应用的整流器GPP单元,具有高热容量和可靠性特点。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将开发适用于汽车应用的新型整流器,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可靠性特点。

 

深圳深爱半导体有限公司(SISEMI)将销售收入的8%投到40人的研发部门,专注于研究5英寸超级晶圆和硅功率晶体管的绿色照明应用。2005年,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开发功率器件,包括双极功率器件、VDMOS、IGBT和功率IC,以及SCR和肖特基二极管,面向家用电器、通讯和PC电源等领域。

 

苏州固锝电子有限公司(Good-ark)每年把15%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目前的研发重点在于开发更小、更薄和更轻的二极管。该公司现已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如闪光灯二极管、高功率汽车整流器和采用QFM封装的二极管模块。其中闪光灯二极管已被柯尼卡和柯达所采用。

 

智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Zowie)的研发队伍有40人,专注于开发新型封装技术,以促进开发具有高额定电流和电压的小型高性能产品,并在努力打入汽车市场。该公司的产品分为两大类:GPRC(全切面玻璃护封半导体二极管芯片)和SCD (晶片型二级管)。智威电子还计划推出(1005)0402尺寸的二极管,面向照明、电源、CRT显示器、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等领域,SCD尺寸包括3220(SMC)、2114(SMB)、2010(SMA)、1206(SOD123)、0805(SOD323)和0603(SOD523)。

 

常州银河电器拥有10名研发人员,工作重点在于小型和表面贴装二极管。该公司还注重开发和改进二极管所使用的硅芯片,并开发面向汽车应用的塑料、玻璃和表面贴装整流器。银河电器据称是*个推出SOD-123FL二极管的大陆厂商,SOD-123FL封装改善了引线结构并提高了峰值电流能力,适用于电视和肖特基二极管,比SOS-123结构小25%。常州佳讯除了生产高功率和高电压肖特基二极管以外,还将推出尺寸更小的以及表面贴装二极管,面向PC周边应用。

 

自产晶圆及本地采购

 

在过去12个月,原材料成本上涨,特别是铜价上涨,已导致二极管价格上升。但是多数厂商仍在努力维持价格稳定,选择自行消化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自己生产二极管晶圆等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他们也开始对原材料进行更广泛的本地化采购。

 

银河电器是自产二极管晶圆的少数大陆厂商之一,每月可生产25万个三英寸芯片。此外,该公司安装200万美元的生产设备,以生产用于肖特基二极管和齐纳二极管的晶圆。苏州固锝电子也在从事二极管晶圆处理业务,据称是大陆*一家成功整合了前端晶圆制造与后端装配的二极管生产商。

 

常州佳讯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涉足二极管晶圆业务,将投资50万美元建设一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预计到2005年底每月可生产30万个晶圆。同时,佳讯电子也已经在自产引线。不过,多数晶体管和二极管企业仍需要向海外供应商购买二极管晶圆等关键原材料。在技术方面,有些厂商聘请外国专家,或者与厂商合作,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

 

宁波明昕微电子从Shindengen、NEC和安森美半导体等OEM伙伴获得,用于生产功率分立元件的多数晶圆是从日本和美国进口的,多数设备来自德国、美国和日本。广东粤晶所使用的晶圆有80%是日立和罗姆的产品,另外20%来自本地汕头华汕电子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深爱半导体。乐山无线电从安森美半导体和罗姆公司采购晶圆,江苏长电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供应商购买晶圆,优先半导体使用的晶圆来自Phenitec和罗姆。

 

另一方面,大陆厂商所使用的引线框、单元、塑料、引线和环氧树脂都购自在华外资企业。有些大陆厂商也自己生产一些辅助原材料,例如扬州扬杰生产引线和焊剂,用于生产二极管和桥式整流器。

 

向无铅化工艺迈进

 

晶体管和二极管厂商在延长产品工作寿命和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另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实现无铅化生产,同时保持较低的成本和可靠的产品质量。目前多数大陆企业都在加大开发环保型产品的力度,实现更加“绿色”的生产。

 

采用环保型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涂层,由于成本较低和可靠性较高,涂铅是大陆厂商普遍采用的技术。为了达到欧洲RoHS规定的要求,厂商已采用无铅涂层工艺和在焊接中减少铅的用量。但是,成本考虑限制了大陆厂商的手脚,在焊接中不能*避免使用铅。有些厂商在锡中掺杂稀土金属,取代铅焊料。

 

接受采访的多数厂商都符合环保法规并通过了ISO 14000认证。有相当多的企业已开始采用符合标准的无铅制造工艺,许多企业已停止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原材料。一般而言,他们都将在2006年执行欧盟的RoHS指令。乐山无线电、江苏长电、常州银河电器和苏州固锝电子等厂商已从今年1月开始采用无铅工艺。
关键词:晶体管整流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