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目前存在的四点不足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目前存在的四点不足

2011年07月11日 16:44:07人气:1925来源:广西柏菱达数控设备维修部

  数控机床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确实喜人,不过吴柏林也表示,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数控机床产业化时间短等原因,技术上和产业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的发展还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从行业总体看,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还很薄弱,基础开发理论研究、基础工艺研究和应用软件开发还不能适应数控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全行业科技人才不足,缺乏技术人员,科技投入和科研设施尚不适应等。据了解,当前,国防*生产科研和国家重大工程提出的一批数控机床,如超重型双龙门镗铣床等,由于机床企业开发能力不足或完成开发的周期太长而不能承接合同,一些数控专机也由于开发人员缺乏而拖延。
  
  同时,扩大产能与未来实际需求错位也需引起重视。当前行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产能目标过于庞大,技改项目产品的大型化、重型化趋势明显,数控机床制造能力和功能部件的投入显得不足。而且,机床企业自身装备的数控化率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企业的竞争力没有得到足够的提高,“从行业整体看,是否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符,还需要研究。”
  
  三年前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吴柏林提出需要重视功能部件的发展,此时又被他再一次重点提出。功能部件发展滞后的状况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改观。“数控机床的发展需要高水平、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功能部件作基础,目前我国差距很大。”据了解,大多数中数控机床主要配套的还是发那科和西门子等国外数控系统,刀库机械手、数控刀架、滚珠丝杠和导轨、电主轴等主要还是日本、德国或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用户选购国产机床时普遍提出选用境外功能部件的要求。功能部件发展的滞后性,将制约国产中数控机床的发展。
  
  吴柏林还认为,当前外商独资趋势应引起重视。近几年来,机床行业有些合资企业逐步扩资转为外商控股或独资,同时又新成立一批外商独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以占领国内中市场为目标,其技术由国外母公司控制。“我们用市场换不到技术,又丧失市场,客观上压制了国内机床企业的产业升级。”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