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电容式液位变送器在合成高压液位测控中的作用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电容式液位变送器在合成高压液位测控中的作用

2011年08月05日 16:36:23人气:982来源:上海煦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系统的原状
  
  十余年前,按照传统的通用设计和常规选型,我厂曾装设过合成氨分、冷交的液位测控系统。液位计选用了上海自动化仪表五厂的气动高压浮筒液位调节变送器UTQ-113,调节阀采用ZMBS-320KDg6C=0.1,配以气动调节记录仪及副线板,组成合成工段氨分、冷交高压测控系统。为了便于维护检修。每套系统总共用7只Dg10的高压阀、两个标准三通、1个弯头、15对高压法兰、48条高压螺栓、90个高压螺母及5Mφ24×6高压管。为了延长高压调节阀的使用寿命,保证调节效果,采用2只高压调节阀串联方案。整个系统繁琐,安装量大,现场杂乱,而且每套系统投资也在15000元以上(几年前的价格)。然而,这两套系统安装以后,因液位检测反应不准,一直未能正常投用。
  
  原因分析
  
  我厂合成氨生产中的氨分离器、冷交换器等高压容器中的液位检测,按常规方式采用连通管形式(浮筒式液位计等)设计安装的液位检测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据调查在小化肥厂普遍存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氨分、冷交等高压气液分离器并不是简单的空筒容器,工作压力高达32MPa,其中都装有结构形式不同的分离内件,而这些高压容器的外筒采用多层卷板焊接,不允许在筒体上开孔。因此作为液位检测仪表安装的气相、液相预留接口,均开在整体锻造的高压容器上、下封头上,即气相接口在上封头,液相接口在下封头。
  
  *,高压介质流经设备后,因设备阻力的影响,在设备进出口将出现压差。该压差的大小与设备结构、流通截面、介质流量等因素有关,并随介质流量变化而变化,以我厂氨分离器为例,介质进入容器后流经分离内件,进行气液分离,液氨积存在氨分底部作为产品排出,气体则从容器上端的出口引出氨分进入后一级装置。而我厂的氨分、冷交的液位检测接口(液相、气相)正好位于分离段的两侧,分离段产生的压差也正好作用于液位计气液相接口之上。据测量,分离段的压差在满负荷时可高达几米至十几米水柱。随氨分、冷交设备结构及介质进口位置及在分离段内的流向不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分离段压差值的正压侧作用于液位上方而负压侧作用于液位计气相接口上,此时,由液位计气相、液相引出的是容器中实际液位与分离段所产生的压差的正向叠加量。一般浮筒液位变送仪表的测量范围仅在1米之内,因此,只要容器底部稍有一点液体,在压差作用下很快充满外接液位计(浮筒)的连通管内,使液位计显示满液位。除非容器中液位*排空,否则不论其中液位如何变化,外接浮筒液位计总是显示满量程。另一种情况是内件的压差正压侧作用于液位计气相接口、负压侧作用于容器中液位上方,内件压差与液位量值反向叠加。因受内件压差作用,不论容器中液位如何变化,即使液位已充满容器甚至带液,液位计显示总为零。
  
  我厂原装氨分、冷交气动浮筒液位测量系统之所以不准,仍属于前者类型。
  
  改进措施
  
  为尽快实现节能降耗,我厂决心重新改造合成氨分、冷交液位检测自控系统。采用《化肥工业》、《小氮肥》编辑部重视与推广的UYB-320C内装式电容式高压液位变送器,从氨分、冷交的液相孔直接插入设备中检测其液位,用等离子双光柱数字显示仪(带上、下限报警)显示液位变化,液位上、下限报警和调节阀位由简易电子调节器进行自调。因原有的气动高压调节阀装上后从未使用,为节约投资,拟暂时仍用其进行调节。
  
  我厂利用小修,不到半天时间,两套液位计全部装好。开车后调试使用,液位检测部分很快正常工作,投入运行,实现有液位指示下的放氨操作。随后对自控系统进行调试,发现原有的气动调节阀ZMBS内漏严重,虽然冷交串联安装的两只阀门处于全部关闭的状态,其流通能力也选得很小,但液位仍然很难提起来,说明调节阀已难适应高压液位自控的需要。即使这样,跑气量已较手动放氨时明显减少,循环气中CH4含量也随之上升。我厂又迅速购进两台新型自动放氨阀,进行更换,分别用于氨分、冷交系统实现自动放氨,使液位自控很快转入正常、终于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我厂这一生产关键,实现了合成氨分、冷交高压液位测量自动控制。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