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绝大部分建筑采用集中供热采暖。其中城市热网供热面积已达1亿平米,其它为各种不同规模锅炉房集中供热。
这里主要指炊事、生活热水、照明、家电、空调等用电用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除炊事能耗外,我国城市住宅的其它能耗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1/3~1/5。主要差别是生活热水、家电和空调。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生活热水耗能量不到美、日的1/5。其原因是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应用了大量的太阳能热水器。美、欧等发达国家家电能耗远高于我国的重要原因是大量应用衣服烘干机、洗碗机等高能耗设备。我国这类家电没有普及是我们目前住宅仍维持于低能耗的原因之一。如何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政策的限制,尽可能抑制这类家用电器的使用,是实现我们建筑节能的重要任务。
大型公共建筑指单体建筑规模超过2万平米,且采用*空调的建筑。此类建筑照明、空调、和其它附属用电设备(风机、水泵、电梯等)的用电量可达60~100kWh/m2,是普通公共建筑用电量的3~8倍,因此是建筑节能的重点。
实现大型公建节能的主要途径为:
1)控制此类建筑的总量。包括严格限制既有建筑通过“改造”,升级为“大型公建”;严格限制新建建筑以各种名义盲目提次,成为高耗能建筑。
2)严格审查新建的各类公共建筑。控制建筑规模,限制采用大玻璃幕墙等高能耗方式,限制采用全空气的*空调方式。
3)通过对用电量实行分项计量、公示、比对和定额管理,促进节能管理和节能运行。
4)提倡节约的运行模式,继续推行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政策,并且要求无人时关闭空调,人走关灯,下班关机。通过行为节能,可以使综合能耗降低15%以上。
5)有针对性的推广一些实用的节能技术。这主要是采用变频水泵、变频风机;对需要全年空调降温的计算机设备室等空间采用“热管导热”降温排热技术;冷源的优化运行调节技术等。正确和适宜地应用这些节能技术,可以使大型公建能耗降低10%~20%。
2.4普通公共建筑节能
1)大力提倡行为节能,要求随手关灯,下班关电脑,关空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这类建筑的用电量降低15%以上;
2)更换节能用电设备。包括推广节能灯和节能灯具,推广节能开水器或对现有的开水器作节能改造,推广节能冰箱等用电设备。
与工业生产过程能耗不同,建筑能耗不仅取决于建筑形式,用能设备及运行调控,更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使用者的行为和其对室内环境状况的要求有关。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在于倡导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坚持中华民族节俭的生活方式,抵制在室内环境控制上片面的“机械论”、盲目追求所谓“高舒适”的倾向。通过改善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同时配合适当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得在提供满足舒适健康要求的建筑室内环境的基础上,维持和进一步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不使建筑能耗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拖累。
抓建筑节能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瓶颈,减少环境压力,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建筑节能工作存在两种思路:一是从建筑能源消耗的具体数据入手,以实实在在降低建筑运行能源消耗量为基本追求目标;二是以采用了多少节能措施,应用了多少节能*技术为目标。
以采用多少节能技术和措施作为导向的建筑节能思路,把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放在围护结构保温,推广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应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方面。但没能对建筑用能的真实数据进行规划与考核,这样能够产生多少真实的节能效果呢?
目前我国几座“建筑节能”*项目,采用的是世界上多项的节能技术,依照欧美生活模式和建筑使用方式,其结果导致实际的建筑能耗远远高于我国的一般住宅;此外,我国几项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的住宅项目,采暖用电量约为35kWh/m2,折合发电煤耗13kg标煤/m2。但我国城市热网的热电联产系统实际的供热煤耗在10~12kg标煤/m2,相比之下,这些热泵项目并不具有节能的推广价值。
除了采用太阳能热水器解决生活热水供应外,目前在我国采用太阳能发电、采暖、制冷空调都属于高投入、低产出,除了在宣传上起作用外,对降低建筑能耗总量不会起到任何实质意义。
为了解决我们能源和环境的瓶颈,我们必须以实际的能耗数据为导向,以真正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从行为、管理、技术落实,才能真正完成建筑节能重大任务。
目前建筑采暖节能的瓶颈是缺少计量收费与调节手段,因此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和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方向不应该是围护结构保温,而应该是供热计量、调节和收费改革。集调节和计量于一体的“通断式计量调节”装置,已在吉林省大规模示范中获得成功。北京市可积极支持完善和推广这一系统,或者发展推广其它的有效解决采暖末端调节与计量的解决方案。同时这项工作还涉及收费制度的“暗补变明补”的改革和供热企业的改革。只有技术、体制、补贴机制等各方面彼此配套,全面实施,才能完成“热改”,从而依靠市场机制推动和实现大规模降低采暖能耗的目的。
2)建立基于用能数据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系统
大型公共建筑是建筑节能的又一重点。由于它的能耗高但总的建筑数量不多,因此*可以建立全面的以能耗数据为中心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真正实现节能。
在新建项目立项时不必审查用了哪些节能技术,而可以由建设方对各分项建筑能耗作出承诺,审查其承诺数值是否低于同功能建筑的节能标准。此承诺数值就可以作为建筑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也是要求设计投标方案详细论证的内容。论证的合理与否又可作为审查评比投标方案的主要审查内容之一。
在对详细设计的审查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设计进行详细模拟计算,得到具体的能源消耗量,审查其是否达到承诺的节能数值。这一过程在北京市建委和**的支持下,已分别在北京奥运场馆建筑和国管局新建办公项目的节能审查中成功实施。
在竣工验收时可以具体测试各相关设备与子系统的性能,进而估算全年能耗,考察是否能达到承诺要求。这可以增添到项目验收标准内容中,作为验收的*条件。
正常运行后要求对各分项用能情况实施全市(或分区县)集中的动态监测与管理。时刻观察其各项用能状况的变化,并不断与承诺(或签订的)用能标准进行比较,杜绝各种由于管理运行的疏忽造成的能耗增加。
对各相同功能的建筑进行运行分项能耗的横向比较,奖优罚劣,或根据承诺数值通过实际的用能数据实行定额管理。
建议政府建立统一的大型公建运行能耗管理中心,对全市1000座大型公建进行实时监控,可极大地促进我国大型公建的节能工作。
通过上述全过程管理的方式,对新建和既有大型公建实行全面的统一的集中管理,可以使这类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30%以上。
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突出解决以下问题:
①增加或完善集中供热系统的调节与计量措施,改造部分保温不良的集中供热管网,改造低效的锅炉,通过全面的供热系统设施、管理与机制的改革,实现采暖节能降低30%的目标。
上一篇:电子吊秤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下一篇:电子吊秤的种类及主要优缺点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