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发泡线表面粗糙、破裂问题分析解决
表面粗糙、破裂 原因分析: 1.材料熔体流动速率较小(LDPE≤0.5g/10min,HDPE 0.2~1.0g/min),开机速度较快易引起熔体破裂。 2.LDPE与HDPE相混合,熔体流动速率不均匀,从而产生不均匀的内应力,出模口时应力恢复引起熔体破裂。 3.温度过低,压力增大,剪切应力增加,开机速度超过塑料的临界剪切速率(LDPE一般为50~600 1/s)。 4.出模口压力太小或太大。 5.模套入口角太大,临界剪切速率变小。 6.氮气压力太大,进一步增大塑料挤出压力,剪切应力增加,临界剪切速率降低。 7.模套太小,导致内应力增大。 8.模芯、模套不光滑,高速时摩擦力较大,易于引起熔体破裂。 9.螺杆长径比太小,螺槽深度太浅。 10.加速太快,已引起熔体破裂。 解决方法: 1.改用熔体流动速率较大的材料(不同的LDPE料,熔体流动速度可相差几倍)。 2.适当增大HDPE的混合量,HDPE的熔体流动速率较大,但此方法易使线芯抗拉性能减弱,易折断,一般不适于实芯挤出;如HDPE混合量太大,螺杆内部压力较低,氮气进气量增大且进气不稳定,易造成发泡度过大而扁线、表面发毛或外径不稳定。 3.提高熔体温度。 4.调节模芯与模套间距 模套间距:L=1.5~2.5D(D 模套孔径)。L偏小时压力较小,L偏大时压力较大。压力调节以观察到出模口芯线刚好离模发泡时为准(出模口时较透明),压力较小时模内发泡表面易粗糙,压力较大易发生扁线及机身温度自动升高。 5.减小模套入口角,模芯斜度与模套壁应一致,尽量保持塑料层流。 6.适当降低氮气压力。一般较小外径芯线氮气压力可减小,较大时适当增大,并非所有线都采用同一压力。 7.适当放大模套,减小出模口前内应力。 8.用砂纸砂光模芯、模套壁,提高挤出的临界剪切速率。 9.增大螺杆长径比,加深螺槽深度。 10. 适当降低开机速度,螺杆内的料排完后再慢慢加速。(熔体表面张力有一个临界范围,如超过临界上限值,要恢复到不破裂时需降低速度到临界下限值以下,因此临界剪切速率为表面张力的下限值时的速率。如果从临界表面张力下限值上升,需达到上限值时才会引起熔体破裂,因此只要在达到一定的开机速度,其表面由应力而产生的破坏力比其临界表面张力小都不会发生熔体破裂。)
上一篇:浅谈电伴热带常见事故原因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SAMPE中国第二十届国际先进复合材料展览会
展会城市:北京市展会时间: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