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多,“跟风”上
ITS产业在中国刚刚起步。相信很多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几乎所有的红绿灯控制器,很多监测设备都是引进国外的产品。目前,国内智能交通60%以上的*被以西门子、飞利浦等国外设备厂商为首的大公司抢占。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史其信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强调,*技术的引进需要理性对待。技术的引进要结合中国各地实际,不能*照搬。据了解,上海的交通监控系统就是采用英国的ITS,但软件部分还是经过当地的人流、车流、道路流重新进行开发。各个路段、路口以及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机动车类型等都需要重新设计。
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多数项目在交通领域的应用都是“跟风效应”。比如,发现搞“电子*”*,很多企业就会蜂拥而至。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各自为政,规范和标准难以统一。当前中国ITS产业面临的问题还是执行各项政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迟钝。
目前,除了电子地图等涉密项目禁止国外厂商进入,仅中国的八家公司*可以开发电子地图外,多数技术都是*,四图维新就是这八家企业之一。四图维新副总陶海俊告诉记者, 作为ITSzui基础的产业之一,导航电子地图产业现正处于刚刚起步完的上升期,未来3~5年,每年将以40%~50%的速度快速发展。导航电子地图目前主要应用于导航,但与汽车的保有量及产量比,目前的*仍然很低,仅有百分之几左右,而日本已经达到50%,欧洲也在15%左右,这个产业在中国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目前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作为一个个刚刚起步的产业,这个市场上的大部分厂商对市场的认知和了解仍处于摸索阶段,也会出现盗版、过分压价等等混乱的现象。对此,我们希望政府能起到督导的作用,避免企业大量涌入,使那些真正有好技术、好服务的企业能发展起来,而不应该鱼龙混杂。”陶海俊说。
作为在交通信息服务领域新兴的企业之一,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仅仅成立了两年时间,就已经参与到相关智能交通的项目中去。其总于晓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产品和服务开始有商用计划,目前还没有形成运营模式。
以几个企业为突破口 迅速打通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中国企业在吃ITS产业这块蛋糕时,得到国家资金和政策扶持的几乎没有,很多企业只投入而没有收益。但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首先需要的就是资金。资金哪里来?只能是什么东西*就做什么,很少从企业自身战略角度考虑长远规划,这样就产生一种误区或是恶性循环:不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难以形成自主创新产业。政府在智能交通这个产业链的发展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王刚认为,在产业链形成的初期,政府机构应该起主导作用,把政府的资源挖掘之后向社会提供,引起社会的关注。当有了一定技术积累和市场参与之后,政府性机构要往后撤一步,起引导作用,依托于政府制定一些政策、标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避免在产业发展初期就产生过度竞争。在产业链基本形成之后,可以由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政府机构再撤一步,起一个督导的作用,更多对他们服务的品质、规范性和用户的满意度以及服务的可持续性进行管理。
他表示,通过选取“试点、试验、示范”的方式,明确支持产业链上的四五家企业(上中下游),让他们先把这个产业链迅速打通。就像一个试验田一样,成功了之后就进行推广,并把经验给大家分享。经过一两年时间,就能够比较快地形成产业链。“标准的制定有这样一个原则,zui关键的东西还是要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我们承担的一系列项目的性质基本都是产业化示范项目。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能刺激、能推动我们必须考虑产业化的事情。”王刚补充道,“我们希望政府的各个部门能够给予持续的支持。”
“一个符合信息化、与交通相关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需要政府和企业在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发布、服务等产业链之间进行科学合理地研究,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史其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陶海俊认为,产业发展的初期需要在政府的之下,有企业参与其中,在初期对产业的投入大大超过回报的情况下,那些勇于尝试的企业会获得发展的先机,对于那些*,政府应该在政策、标准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使一些先行的企业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真正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很多企业希望尽快确立一种好的商业模式。
看欧美日如何发展ITS
一些发达国家发展ITS的经验体现在规划、标准、研发、投资等方面。
在政府和国会参与下,美国成立了ITS*和协调机构,于1991年制定了《综合陆上运输效率化法》,并拟定了20年发展计划;1995年3月,运输部正式出版了《国家ITS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ITS 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日本组成由四省一厅参加的全国统一ITS开发组织(VERTIS),1996年制定了“推进ITS总体构想”,推出了为期长达20年的发展计划。美、欧、日国家还非常重视制定ITS规范与标准,美国建立了ITS通信协议NTCIP,欧盟标准化组织在1990年开始CEN/TC278工作,与ISO订立了Vienna协议;日本1991年12月开始ITS标准全面制定,日本汽车委员会被为制定标准秘书单位。
在研发和工程投资力度方面,美国政府1991年至1997年各年度ITS项目资助金7年内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20年发展规划投资预算约400亿美元;日本ITS投资来源主要为与汽车相关税收,四省一厅1995年至1999年共投入3683.66亿日元ITS研发、实施资金,其中90%用于ITS实施,10%用于ITS研发。ITS投资采取政府为主、企业参与方式。投资方式上,美国政府要求将ITS发展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投资计划程序中。日本也采取了政府与民间企业相互合作。作为世界上ITS开发应用的国家。美、欧、日走过的路可能就是我们要走的,只是我们面临的形势显得更加紧迫!
上一篇:*在工厂应用
下一篇:变频节电器应用在印染行业风机水泵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