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核心零部件成“硬伤” 国产机器人企业该如何突围?

核心零部件成“硬伤” 国产机器人企业该如何突围?

2016-12-26 15:03:14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大Z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控制器阅读量:52976

导读:我国拥有规模大、门类齐全的制造产业,然而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一直处于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连续三年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我国拥有规模大、门类齐全的制造产业,然而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一直处于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核心零部件成“硬伤” 国产机器人企业该如何突围?
 
  众所周知,机器人器人整个产业链有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减速机和控制系统,构成机器人的“大脑”;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即机器人的“身体”;下游则是系统集成商,依赖上游和中游的核心设备做集成品。
 
  在中国国产机器人崛起的道路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资料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由于核心零部件缺失严重,所以主要集中在本体和集成端。从成本上来看,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大头,约72%左右。多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机械本体约占22%;伺服系统约占24%;减速器系统约占36%;控制系统约占12%;其他外设约占6%。
 
  在减速器方面,2015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可见国内减速器被国外厂商高度垄断,现阶段尚处于普及期的国产减速机无法实现全面进口替代。国内做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企业不止50家,但其中产品面世或者批量化生产的企业不过二十余家。
 
  在控制器方面,由于其“神经中枢”的地位和门槛相对较低,成熟机器人厂商一般自行开发控制器,以保证稳定性和维护技术体系。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有望在2020年市场规模达12亿元;而我国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47亿元左右,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5%;作为国内外差距大的核心零部件,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元。
 
  在伺服系统方面。作为机器人中用作执行单元,伺服电机是影响机器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伺服系统外资企业占据优势。据了解,日系品牌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与竞争力的价格垄断了中小型OEM(设备制造业)市场。2014年,伺服系统市场TOP15厂商中,前三名均为日系品牌,总份额达到45%。西门子、博世、施耐德等欧系品牌占据,整体市场份额在30%左右。国内企业整体份额低于10%左右。
 
  毋庸置疑,核心零部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不过,因为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替代空间大,而机器人市场又呈现了稳定增长的态势,未来国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市场前景不容小觑。那么,国产机器人企业该如何在核心零部件上实现突围呢?
 
  政策扶持带动产业
 
  在政策方面,不少专家认为,要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工业机器人应用和产业发展。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工业机器人项目,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同时,在国产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推出首台套补贴政策。允许成立工业机器人租赁公司,以促进资金不太雄厚的小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工业机器人租赁或可成为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模式。
 
  企业间并购取长补短
 
  在企业方面,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中国的机器人企业要发展壮大,一个有效途径是并购,可以通过同业整合或者跨界融合让自己的企业更加强大。例如美的收购库卡。事实上,产业边界消失的速度远比你想象的来的还要快。中国的机器人行业企业在近短短几年时间,就从几十家发展到现在有几千家。
 
  中国机器人产业处于大的变革时代,需要快速创新整合,而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国产机器人要在上占有一席之地,打造出品牌影响力和品质。对此,曲道奎表示:“不是简单的规模叠加,而是通过产业、文化、理念、组织架构形成一次新的产业集团,完全是智能变化。更关键的是并购后的运营管理,能够让自己具备化的能力。”
 
  企业自主研发突破重围
 
  在国内机器人技术的自主研发方面,我国还需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提高零部件自给率,整合现有研发资源,尽快形成一批技术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检测中心等,同时,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将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
 
  以广州数控机器人策略为例。广州数控的策略是组建自己的系统集成团队,直面应用企业,以此寻求市场突破。此举,一方面利于解决系统集成商从惯性上青睐外资品牌、不愿尝试国产机器人的问题;另一方面,接通机器人企业和应用企业的沟通桥梁,利于调整机器人研发生产。
 
  总体而言,为了补齐国产机器人的“短板”,国家也已经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而国产的核心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中。在未来,随着国内一批秉承“实干”精神的品牌企业的建立,国内外市场将越来越开阔,我国国产机器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和应用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
我要评论
  • 拓斯达2025年一季度注塑机、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收入增长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注塑机工业机器人
    2025-04-27 09:59:15
  • 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

    3月14日,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获评“无废工厂”称号。此次“无废工厂”称号的获得,是纽赛特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2025-03-19 10:32:51
  • 自主研发突破!埃夫特推出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

    埃夫特携手子公司启智在会上正式公布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等多个具身智能新成果,展现了技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可能性。
    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埃夫特
    2025-02-28 16:46:18
  • 2024年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五大突破性技术贡献及未来5-10年的行业展望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在数字孪生、工业软件、重大装备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6.6万亿元,彰显出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中国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2-21 15:10:36
  • 新时达并入海尔版图,一场破局与变局的战略突围

    海尔集团入主新时达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有利于加快自身在工业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业务布局,从而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据海尔集团介绍,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加速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行业引领。
    新时达海尔工业机器人
    2025-02-21 09:14:18
  • 202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统计

    2024年12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1382套,当月同比增长36.7%;1-12月累计产量为556369套,累计增长14.2%。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
    2025-02-21 09:05: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