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HY-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一、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市政府成立泸州市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小组,负责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成员名单及职责分工见附件)。各区、县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二)理顺管理体制。各区、县要理顺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管理,明确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行业主管部门,确定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建立便于统筹协调的行业管理体制。同时各区、县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完善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考核制度、停运申报制度等日常监管制度。
(三)严格督查考核。市目督办和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实际处理水量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处理不达标的区县和乡镇,予以通报批评,并纳入城市工作单项目标考核。市*根据考核和监督检查情况拨付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奖补资金。
二、吉林HY-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水平。
1990年以来,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9倍。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污水处理产业高速增长。2000年—2004年,我国污水处理消费量从188万吨增长到447万吨,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长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达到225万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污水处理消费大国。同时,污水处理进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国污水处理进口100万吨,由此成为世界上zui大的污水处理进口国。2004年与1998年比,污水处理进口增长幅度年均达到27.14%。预计2005年,中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进口仍将保持在300万吨左右。
伴随着污水处理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也结束了*徘徊的局面,实现了高速增长。我国污水处理产量从2000年的46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236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在82.6%,占国内市场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处理产量则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九十年代后期起,我国太钢、宝钢以及宝新、张浦等国有和合资企业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先后建成了一系列污水处理生产线,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达到*水平,污水处理生产初具规模。污水处理品种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污水处理产品质量迅速提高。特别是国内污水处理冷轧板增长迅速,2003年,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170万吨,*超过进口量,自给率达到66%;2004年,国内冷轧板产量达到200万吨,自给率达到70%以上。从2004年底到2005年底,国内冷轧污水处理产能将增加约150万吨,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到2007年,我国将成为污水处理的净出口国。
三、
农村污水处理方面,各国都有自己的处理工艺。日本在1977年,实行农村污水处理计划,成立农村污水处理协会,负责研究适合农村污水处理方案。其设计了JARUS 模式的15种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工艺主要是生物膜法和浮游生物法,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到1996年底,建成2000座农村小型污水厂,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农业灌溉,污泥用作农田肥料。德国也很重视污水处理,到1992年,全德国的污水接管率就达到92.2%。在相对集中的农村采用集中处理,对于分散的农村采用分散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其主要以腐化池为主,外加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池、稳定塘等。韩国农村居民多分散居住,采用小型、简易的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为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缺点是占地大,受充分供氧、气温和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