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UV-200液相色谱仪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民仪电子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23/6/10 9:12:24
  • 访问次数111
产品标签: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公司始终以"诚信,”作为创业与发展之本,始终把用户的利益放在,不断向客户提供质优低价的适用产品,并提供专业的售前售后咨询,在产品配送上快速即时,公司还设有仪器仪表维修部负责售后服务业务,由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负责维修,充分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我们和生产商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全面代理其产品。然后直接销售给顾客,去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减少用户开支,真正做到客户,追求共赢,使公司不断朝着国际化、大型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努力。 企业宗旨: 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便捷的交货 经营理念:“诚信、品牌、高效”
技术参数1.输出电压:0-1伏   电源:220V2.波长示值误差:≤±2nm   波长范围:190-600nm   带宽:6nm3.基线噪声:≤2.5×10-5AU   基线漂移:≤2.5×10-4AU/h4.重现性:≤2%5.测量范围:0.001~2.000AU主要特点1.双柱塞平流泵:采用宝石杆做柱塞
UV-200液相色谱仪 产品信息

技术参数
1.输出电压:0-1伏   电源:220V
2.波长示值误差:≤±2nm   波长范围:190-600nm   带宽:6nm
3.基线噪声:≤2.5×10-5AU   基线漂移:≤2.5×10-4AU/h
4.重现性:≤2%
5.测量范围:0.001~2.000AU

主要特点
1.双柱塞平流泵:采用宝石杆做柱塞,宝石球做单向阀,具有柱压高,耐磨性能好、流量恒定
2.电机细分电路,使流量更加精确,噪音成倍下降。
3.单光源双光束可调谐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190mm-600nm可任意选择。
4.双光路检测系统的是补偿了由于电源电压变动引起的光源强度的改变
5.从而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降低了噪声和漂移。

仪器特点及性能指标

一、UV-200液相色谱仪主要由双柱塞平流泵、化学单元、单光源双光束可调谐波长的,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二、UV-200型液相色谱的特点:
  1)双柱塞平流泵:采用宝石杆做柱塞,宝石球做单向阀,具有柱压高,耐磨性能好、流量恒定、流速平稳等特点再加上采用步进电机细分电路,使流量更加精确,噪音成倍下降。
  2)单光源双光束可调谐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190mm-600nm可任意选择。双光路检测系统的是补偿了由于电源电压变动引起的光源强度的改变,从而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降低了噪声和漂移。
  3)可开启式柱箱,使安装一目了然。安装部件非常简便。
三、仪器性能指标
  1.HPL-3510双柱塞液相泵
   注量范围:0.001-9.999ml/min
   流量间隔:0.001 ml/min
   精 度:1%
   压 力:45Mpa()
   压力波动:≤±1%
  2.UV-200型紫外检测器
   波长范围:程控调节190-600nm
   精 度:±2nm
   带 宽:6nm
   基线噪声:≤2.5×10-5AU(254nm)
   基线漂移:≤2.5×10-4AU/h
   电 源:220V
   重 现 性:≤2%
   测量范围:0.001~2.000AU
   最小检测浓度小于1×10-8g/ml,萘的甲醇溶液
  3.EASY-2000带反控色谱工作站
  4.化学单元,装置六通进样阀,内置C18柱,试剂瓶

检测原理

一、郎伯-比耳定律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是通过测定样品在检测池中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多少来确定待测成分含量的。该检测器测量的是待测物质对光的吸收,属于吸收光谱分析类型的仪器,无论采取什么设计方法,其工作原理都是基于光的吸收定律:郎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含待测物质溶液时,如果溶剂不吸收光,则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光经过溶液的距离成正比。

二、UV-200型检测器是单光源双光路可调谐波长的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它有以下优点
  ① 灵敏度高
  ② 对流动相基本无影响,受操作条件和外界环境影响小,对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
  ③ 选择无紫外吸收的对待测物质无影响的溶剂作流动相
  ④ 对样品无破坏作用,能用于制备或与其它检测器联用
  ⑤ 维修方便

在找 UV-200液相色谱仪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