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60kg常开常闭信号输出电子秤

参考价800-2000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上海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11/29 15:32:15
  • 访问次数2025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经销批发为一体,主营地磅秤,电子地磅秤,电子磅秤,磅秤,称重模块,检重秤,金属检测机,X射线异物检测机,自动称重机,钢瓶秤,钢卷秤,秤,身高体重测量仪,电子吊钩秤,轴重秤食品金检机,电子台秤,电子桌秤,畜牧秤,称重软件,电子叉车秤,地磅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等产品的科技型企业。

     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是一家工贸一体型高新科技企业,多年生产销售称重域经验,并且坚持自己研发生产,自己加工销售,严格把关,质量。

    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所生产销售的称重设备可根据要求特别定制,提供贴心友好的产品。没有中间商,不赚差价,真诚为您服务;

    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一直以来不断追求创新,坚持自主研发,我司研发生产的检重秤/分选秤已经达到一般同行难以达到的高精度标准和新颖的55英寸触摸大屏,并且每个产品都经过无数次试验以达到较的要求,才会送顾客手中。

   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坚持“质量为王,用户上”的标准,想客户之所想,用诚意和细节获得信任,为客户提供面*的服务和价值。因此,本公司客户多为回头客以及高要求顾客。追求细节和创新,我们一直在坚持。





电子地磅秤_地磅秤_电子磅秤_电子吊钩秤_电子叉车秤_电子桌秤_牲畜秤
60kg常开常闭信号输出电子秤

◆输入灵敏度:≥1μV/e

◆传感器供桥电源:DC5V;I≤150mA

◆连接传感器个数:可接4个350Ω的传感器
60kg常开常闭信号输出电子秤 产品信息

 

 

 

常开常闭信号输出电子秤基本功能:

◆高精度A/D转换,可读性达1/30000

◆调用内码显示,替代感量砝码观察及分析允差

◆特殊的数字滤波,增强系统的抗振动能力

◆零位跟踪范围、置零(开机/手动)范围、可分别设置

◆数字滤波的速度、幅度以及稳定的时间可设置

◆附带称重计数功能;(单件重量有断电保护)

◆多种背光模式可选择

◆可随机充电;具有欠压指示及保护装置

◆随机配置6V/4AH免维护蓄电池

◆选配RS-232通讯口,波特率可选,通讯方式可选

◆选配20mA电流环大屏幕通讯口

常开常闭信号输出电子秤参数:

A/D转换方式:Σ-Δ转换方式

A/D转换速率:10/

◆zui大A/D转换数:20bit

◆输入信号范围:-10mV15mV

◆输入灵敏度:≥1μV/e

◆传感器供桥电源:DC5VI150mA

◆连接传感器个数:可接4350Ω的传感器

◆传感器连接方式:6线制

◆检定分度数:3000,zui大外分度数:30,000,zui大内分辨率:300,000

常开常闭信号输出电子秤使用常识

1)电子秤是由称重传感器感知外界的重力,再把转换的电信号传送给电子电路的。在称重时不要过力,特别是小称量的秤,所称的物品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传感器。

2)要定时给蓄电池充电,一般充12小时左右可以了(时间不可过长),使电子秤有稳定的工作电压,使之称重的准确性。

3)电子秤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使用(防水秤除外),因为,传感器和电子元件长期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缩短使用寿命,给您带来经济损失。

4)电子秤内部使用的是高运算A/D和单片机电路,为使您称重准确,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电焊机,电钻,磁铁,大型电动机)等。

 

 

 

 

 

马上询价:杨优<>

12小时专线:

客服:1870190676

业务:

——http://www.dibangcheng-hg.com/

 

 

 

售后服务

本公司销售的产品一律按我司三包规则:如有质量问题,七天包换,一年保修,维身维修。

以下情况下不包退换货服务:

客户自行拆机或撕毁,涂改机身所贴的易碎保修标贴,则视为主动放弃保修权利

包修,包换期内发生商品外观磨损及附属配件缺少的

非承担保修责任的第三方拆动,改装,改版造成损坏的

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机器损坏,外力碰撞,坠落,等其他原因造成的个人失误

免费保修期外,我们提供有偿维修服务(只收成本配件费用)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60kg常开常闭信号输出电子秤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