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德国OBO防雷器MC125-B/NPE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市正时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品       牌OBO
  • 型       号MC125-B/NP
  • 所  在  地深圳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17/2/15 7:36:26
  • 访问次数510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深圳市正时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代理德国OBO、DEHN、西门子防雷器.信号防雷器.天馈防雷器等各种型号的防雷产品.同时提供中天插排.电源转换头以及英国OBB(国产)全系列防雷产品的民营高科技公司!公司客户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县区,包括各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微波SDH干线、银行系统、*、*、供电公司、路桥建设、广播电视、各大小商业、娱乐、住宅小区、酒店、企业工厂等。
  
  凡在我公司购买或*代理商购买的德国OBO、DEHN、西门子或英国OBB(国产)全系列防雷器设备!
  
  均可享受:《有伍年质保免费更换服务和全天24小时技术支持》
  
  《所有产品保证原装*》
OBO防雷器全系列|OBB避雷针|防雷器|天馈防雷器|信号防雷器|电源防雷器|中天排插
对于建筑物的雷电保护安装工程或通过架空线引入电源的其它场所的雷电保护安装工程,MC 125-B/NPE与雷击电涌保护器MC 50-B VDE联合使用,提供雷电保护的等电位连接。
德国OBO防雷器MC125-B/NPE 产品信息
产 品 说 明

 

产品描述

 

 

特性一览表 MC 125-B/NPE

使用优点

密封结构设计,动作时无电弧外泻

能够封闭安装在任何标准的配电箱中

通过了安全性测试,获得VDEOVEKEMAKEURMEEIEZU测试标志

适合所有应用场合中可靠的保护器,通过了多家
独立检测机构的测试。

高雷电通流能力,125kA 10/350

使用安全性高

每一端提供两个连接端子

容易进行凯文接线方式

提供隧道式连接方式

无需接地跳线,安装更方便、更安全

 

功能和应用领域

浪涌保护器MC 125-B/NPE是一种设计用于中性线(N)和保护接地体(PE)之间的火花间隙保护器,可使用在TN-STTIT系统内。两层火花间隙位于该装置内部,是由三片高能石墨电极圆盘组成。高耐热性的特氟纶隔环,可靠地保证了火花间隙内部精确限定的安全距离。

该浪涌保护器满足标准DIN VDE 0675 Part 6Draft 11.89A1,A2B类器件的需求条件,以及标准IEC 61643-102.98)对级雷击电涌保护器的要求。该装置设计使用于0区到1区之间(根据IEC 61312-1对雷电保护区的定义)。

对于建筑物的雷电保护安装工程或通过架空线引入电源的其它场所的雷电保护安装工程,MC 125-B/NPE与雷击电涌保护器MC 50-B VDE联合使用,提供雷电保护的等电位连接。

安装

雷击电涌保护器MC 125-B/NPE的外壳尺寸满足节省空间的17.5mm宽度模数的要求,所以该装置容易安装。通过浪涌保护器本身卡接在35mm导轨上的方式实现了该SPD的简便安装。MC 125-B/NPEN线和PE线分别提供了两个端子。方便了SPD与线路之间的凯文连接。

技术参数

雷电保护控制器
型号

MC 125-B/NPE

标称电压 UN

230 V/50-60 HZ

zui大持续工作电压 UC

255 V

需求等级
-按照DIN VDE 0675 Part 6Draft 11.89A1,A2
-按照IEC 61643-1


B

Ⅰ级

雷电保护区

0→1

绝缘电阻 Rins

>100 MΩ

电压保护水平 Up

<2 kV

响应时间 TA

<100 ns

浪涌电流测试(10/350)-根据IEC 61312-1(02.95)规定的雷电流参数
峰值电流 Iimp
电量 Q
单位能量 W/R



125 kA
62.5 As
3.9 MJ/Ω

保护器在UC下的市电后续电流遮断能力

100 Arms

温度范围 υ

-40℃到+85℃

空气湿度

≤95%

IP 等级

IP 20

连接体横截面积 单股/多股/多股软线
紧固扭矩(MA)至少4Nm

10-50/ 10-25/ 10-35mm2
AWG 8-2

安装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德国OBO防雷器MC125-B/NPE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